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关于《南宁市良庆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4-10-16 09:00 来源:良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 字体- 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推进良庆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工作,经城区政府同意,良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241015日正式印发了《南宁市良庆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良政办〔202415号)(以下简称《方案》),现对该文件进行政策解读说明。

一、编制背景

良庆区严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坚决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定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理念,全面贯彻执行自治区、南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决策部署,积极争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样板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模范实践者。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的通知》(环生态〔2024〕4号)文件精神,并紧密结合国家、自治区及南宁市关于“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相关工作安排,结合良庆区实际情况,组织编制了《南宁市良庆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自治区及南宁市关于“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相关工作安排,结合良庆区实际情况,提出良庆区2023-2025年“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是“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的行动纲领。

三、方案主要内容

《方案》共分七章十七节,回顾了“十三五”以来良庆区“两山”实践探索成效与问题分析,展望和提出良庆区2023-2025年“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以及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措施。

(一)“十三五”以来良庆区“两山”实践探索成效与问题分析

“十三五”以来,良庆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连续稳定达标,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大幅下降;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良好,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建成区内河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事件零发生;气、水、土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风险防范、生态环境执法及环保督察方面均有可观的推进;生态工业提能升级,生态农业提档扩面,现代服务业提标增效,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生态优势品牌不断扩大,荣获自治区生态县(区)称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压力增大、绿色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两山”转化体制机制仍需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二)2023-2025年“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

2023-2025年良庆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总体目标是筑牢生态根基、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生态产业发展、转化生态资源优势、培育“两山”理念、实现人民福祉共享、实现生态价值、创新机制体制。2023-2025年“两山”基地建设指标设定构筑绿水青山、推动“两山”转化、探索长效保障机制三大类共20项指标,主要指标要求不低于2022年现状值并满足申报“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考核要求。

(三)2023-2025年“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的重点任务。

1.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控,守住绿水青山。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管控,守护山水生态资源,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守牢生态保护红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控城镇开发边界,加强河湖岸线管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化生态农旅空间布局,优化生态农业空间布局,保护全域生态旅游空间。

2.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耕地资源保护,提高产品供给能力,推进病虫害综合防控,保障森林健康发展,提升生态系统供给能力。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严格控制水体污染,提升水质净化能力,保障森林资源质量,提升生态调节能力,强化生态保育工作,守护物种基因宝库,提升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功能。传承历史文化脉络,厚植良庆人文底蕴,推进景观品质革命,提高文化服务价值,提升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水平。

3.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动金山银山转化。推进新型建材绿色化发展,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数字产业经济,构建绿色生态工业,促进金山银山提质。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产品品种结构,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绿水青山转化。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扩大生态产品共享,推动“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健全现代旅游服务体系,构建“一带一中心三圈”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持续提升用能效率,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资源能源集约利用,推进绿色发展。

4.打造“两山”文化品牌,推动绿色惠民富民。挖掘传承传统生态文化,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创新,保护活用传统文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弘扬倡导美丽生态文化,做强“良辰美景·自在良庆”文旅品牌,培育创新现代生态文化。建立“两山”文化宣教载,创新“两山”理念宣传形式,弘扬“两山”文化。推动形成全民生态自觉,强化全民自觉行动,提升全民生态意识。

5.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探索长效保障机制。建立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加强综合决策机制顶层设计。深化生态环保网格化监管制度建设,巩固提升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实完善绿水青山保护机制。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推进市场化实现机制,建立生态产品营销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创造机制和维护机制。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空间管控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监管防控体系,构建科学高效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全面优化绿色发展补偿激励机制,优化生态产业转化政策,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构建绿色惠民共享机制,增强全民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两山”建设。

6.持续推进经验模式探索,贡献“两山”转化良庆智慧。挖掘、保护花甲山和龙母文化传说,弘扬嘹啰山歌文化,修缮龙母岩、登天石、巨灵掌印等10余处景区景点,完善旅游设施,发展广西花甲山区域产业特色。生态改造修复,改善树种结构,实施国储林项目,增强碳汇能力,保水源促经济。建设文化创意的典范区域和文旅融合的先行示范区,推进都市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旅游、研学旅游及生态旅游等领域的发展,探索“快进慢游”旅游模式,构建旅游新格局。

(四)2023-2025年“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的重点工程

根据良庆区的“两山”建设目标及指标,良庆区2023-2025年“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的重点工程主要包括守住绿水青山工程、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工程、绿色高质量发展工程、打造“两山”文化工程、深化机制改革工程、“两山”转化试点工程六大类共28个项目。

(五)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为确保方案目标完成,《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和监督考核,大力宣传、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依法行政、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资机制,健全机构、加强环境保护队伍建设,定期跟踪、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等方面强化措施,保障《方案》得到有效落实。



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良庆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