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良庆专题 > 涉农补贴 > 工作进展

良庆区“四举措”开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工作典范

发布时间:2023-06-13 16:28 来源:良庆区征地拆迁中心 
字体+ | 字体- 分享:


     2016-2018自治区和南宁市相继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新政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是涉及被征拆群众未来生计出路的一项保障性工作,也是维护村民群众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近几年来,良庆区高度重视,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和落实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2019年初,我城区以服务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点项目——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项目为契机,在项目涉及征地的平乐村坛花坡首次及时兑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共计8542万元,有2850名被征地农民率先享受了政府征地和开发建设的红利,在全市开创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工作的先例和工作典范。

     一、加强领导,建立制度,统筹推进。20197月,我城区成立了良庆区服务五象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科,抽调了11业务骨干组成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全脱产工作,提供专业化服务。同时,建立责任领导与片区重点项目联系挂钩制度,由城区领导牵头,以各职能部门“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归口负责”的思路,通过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调度,明确各项工作目标任务采取“一对一”联系方式,形成专人负责、上下联动、协调有序、责任全覆盖的工作体系统筹推进城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工作。

     二、强化培训,扩大宣传,积极引导。我城区坚持把政策学习作为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工作的“第一要务”,多轮次集中式开展政策理论和业务培训,力促经办人员理论素养和服务能力双提升全面完整准确把握参保范围、实施步骤、业务办理等环节要点。同时,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各项目所在地召开政策宣讲会、开设政策咨询点等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宣传手册、悬挂横幅、发放资料、现场答疑释惑等宣传形式,运用群众通俗易懂的方式、接地气的语言进行点对点、面对面广泛宣传,把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相关政策法规、业务经办流程等知识跟群众讲清楚、说明白,及时清除群众疑虑引导群众积极参保,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家喻户晓、在阳光下操作。

     三、创新方法,优化流程推进落实。结合征拆工作需要,创新工作方法,通过试点先行,各村初次办理养老补贴时,选定试点范围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让试点项目起到以点带面作用,打消被征地群众的顾虑,并自发协助宣传,积极主动地配合开展工作。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对没有“限高托低”的项目,采取“容缺办理”的工作方法,启用“收支分离”的工作方式,即把“先名单,后方案”的工作模式改为“方案+名单”的工作模式:先根据项目征地面积测算补贴金额,制定实施方案,报城区审批后,与各项目业主进行养老保险补贴资金结算,待资金到账后,再补充被征地农民人员名单信息兑现,确保被征地农民按政策规定及时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同时,积极协调各方加快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辅助经办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为后续提速办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贴心服务,依法办事,有力推进。各征拆工作队下设养老保险工作组,采取上门服务的工作方式,协同各村生产队入户开展被征地农民人员信息收集核对,以及人员情况表签字确认公示和告知单发放等工作,大大节约了办理时间,提升了经办速度,让群众感受到了贴心服务。各工作组及时整理、归档人员信息资料,确保人员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应保尽保,为后续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个人预存款账户,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和资金发放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法治意识,不断提升依法办事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并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守好廉政底线和政策底线,坚持依法依规办事,高标准、严要求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工作

    良庆区是服务五象新区开发建设的主阵地和桥头堡,是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驻屯地,是南宁市征拆量最大、任务最艰巨的县区,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截至目前,我城区已累计完成156个项目的养老补贴实施方案报批工作,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专户累计筹集约6.9亿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已办理人数1.1累计发放养老保险补贴503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