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再这样欺负我,我就跟你们急眼!"今年初春,在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某村的一处山林调解现场,刑满释放人员黄某书的激愤怒吼,让原本紧张的气氛瞬间凝固。谁能想到,仅仅数月后,这个曾被监狱列为重点帮教对象的"危险分子",竟会握着司法所所长的手热泪盈眶:"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场跌宕起伏的蜕变故事,正是那陈司法所创新开展重点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生动缩影。
精准对接:多部门联动筑牢安全防线
2024年4月,那陈司法所从安置帮教系统获悉,即将刑满释放的黄某书因"思想不稳定、性格相对冲动偏激",被监狱评估为重点帮教对象。所长钟海立即组建以司法所、派出所、民政部门、村委和家属为成员的安置帮教小组,根据黄某书的情况制定个性化帮教计划。刑满当日,司法所落实必接必送,与监狱无缝衔接,现场与黄某书签订了安置帮教协议,将其纳入安置帮教体系。
严格落实安置帮教必接必送制度,与监狱配合无缝衔接刑满释放人员黄某书
矛盾激化:司法所介入调解攻坚战
黄某书服刑期间,其20余亩土地被叔叔黄某以"防止土地撂荒"为由侵占种植桉树。黄某书出狱后,叔叔却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为由迟迟不愿归还,这让本就性格相对冲动的黄某书愤怒不已,扬言道:"你们再这样欺负我,我就跟你们急眼!"
司法所了解情况后,迅速组建矛盾纠纷调解专班,深入了解纠纷实情。
那陈司法所所长钟海与黄某书交流谈心
法理交融:创新方案化解双方积怨
经过深入了解,黄某种植桉树已进入生长后期,考虑到强行砍伐会造成经济损失并激化矛盾。经过反复研讨,钟海所长创新性提出"收益共享+限期归还"方案:待桉树成熟砍伐后,所得收益由叔侄俩按比例分成,砍伐桉树后土地归还黄某书。
为促成和解,调解人员从亲情、法理角度入手,以亲情打动双方,告诫黄某书要合法合理解决问题,暴力维权不可取,同时向其叔叔黄某释明私自侵占他人财产属于违法行为,黄某书刚改造回来生活困难,作为叔叔应适当照顾。最终,叔侄俩放下对立,认识到亲情远比利益更重要,在司法所见证下握手言和,达成了调解协议。
那陈司法所所长钟海调解黄某书和黄某纠纷
长效帮扶:构建重生之路的温暖港湾
矛盾化解只是开始,如何帮助黄某书真正融入社会才是关键。那陈司法所联合民政、农业等多部门构建起立体化帮扶体系,以"政策+技能+关怀"组合拳,为其铺就重返社会的坚实道路。在多方协作下,黄某书领到了农业生产补贴,接受农业种植技能培训,成功种植了13亩桉树和3亩甘蔗,实现了自力更生。
同时,司法所建立"走访+评估"长效机制,工作人员定期上门了解黄某书的生产生活状况,动态调整帮教措施。"现在的黄某书完全变了个人。"邻居们纷纷感慨。"他不仅认真进行生产劳动,还主动参与帮助村里的其他困难群众"
以心换心:基层司法彰显治理温度
从狂躁的“危险分子”到“新生奋斗”,黄某书的蜕变之路,生动诠释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温度与力量。那陈司法所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为刑满释放人员铺就了一条回归社会的温暖之路。下一步,那陈司法所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的理念,用责任与担当照亮更多刑满释放人员的新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