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 > 基础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发文单位:良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成文日期:2024年12月25日
标  题: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良庆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3-2027年)的通知
发文字号:良政办〔2024〕19号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5日

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良庆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3-2027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12-25 09:15 来源:良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 字体- 分享:

各镇人民政府,城区政府各部门,良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城区直属各事业、企业单位,驻城区有关单位:

经城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南宁市良庆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3-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24年12月25日


南宁市良庆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3-2027年)

一、总则

(一)背景

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环办土壤函〔2021〕465号)要求,围绕“推进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开展良庆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通过测算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分析良庆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状与环境承载力,明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区域,在科学测算成本基础上创新粪肥还田组织方式,提出适用可行、成效明显的污染治理重点工程。

(二)编制基本原则

1. 统筹兼顾,强化监管

综合考虑畜禽养殖污染现状、畜牧业发展需求、种养结合基础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明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发挥监督执法倒逼作用。

2. 因地制宜,分区施策

统筹考虑自然环境、畜禽养殖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布,种植类型与规模、耕地质量、环境承载力、人居环境影响等因素,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探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路径。

3. 种养结合,协同减排

以畜禽粪肥就近就地利用为重点,协同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结合种植规模和结构,科学测算畜禽粪肥养分供需情况,系统评估畜禽粪肥还田利用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合理选择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模式。

4. 政府主导,多方联动

完善多方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地方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第三方服务等社会化运营模式健康发展。

(三)编制依据

(详见附件2)。

(四)规划期限及范围

以2022年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统计数据为基准,规划基准年为2022年,规划期限为5年,即2023—2027年。规划范围为良庆区行政辖区范围,涉及5个镇和1个街道,57个行政村。规划对象包括良庆区辖区范围内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和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

二、区域概况

(一)自然环境概况

1. 地理位置

良庆区位于南宁市南部,东接邕宁区,西连江南区,南邻防城港市上思县、钦州市钦北区,北临邕江与青秀区相望。处于广西沿海开放带向内陆扩展的过渡区,属于南北钦防经济圈的中心区域。

2. 地形地貌

良庆区位地势呈南高北低。地貌有山地、丘陵、平原3个类型。良庆区南部高山海拔400~500米,岽尖山是城区的第一高山,海拔509.10米,是凤亭河水库的源头。架笔山海拔405米,高头岭海拔409.70米。山丘将邕江河谷平原良庆段和八尺江良庆段的平原分为大小不等田垌,最大的田垌有200多公顷。

3. 气象气候

良庆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干湿分明,霜期短,冰雪罕见,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历年平均气温22.1℃,年降雨量1245.1毫米,年平均雨日140.2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无霜期364天。

4. 水文

邕江流经大沙田街道、良庆镇良庆社区,流经里程15千米。八尺江流经大塘镇、那陈镇、那马镇、良庆镇,曲线长度共110千米,江河宽60~100米。良凤江从江南区流经大沙田街道西北侧后注入邕江。板暮河流经大塘镇、南晓镇,在辖区境长18.80千米。这4条江河总长181.60千米,年均流量1593.45立方米/秒,板暮河属钦江水系,另3条属珠江水系。有大型水库3座,分别是大王滩水库、凤亭河水库和屯六水库,3座水库总容量12.98亿立方米,有效库容4.73亿立方米。有小Ⅰ型水库1座,库容18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7万立方米。有小Ⅱ型水库11座,总库容575.7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64.40万立方米。

5. 土壤

良庆区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赤红壤,土壤较肥沃、疏松,块状或核状结构,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钾均属中上水平,pH值4.5-5.0,显弱酸性,林地土壤水肥条件较好,有利于植被生长。

6. 生态环境

(1)植物。良庆区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森林植物有180科600多属3000多种,其中乔灌木树种600种以上。分布最广的是马尾松、杉木、桉树、竹类植物。

(2)动物。良庆区自然分布的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有122科363种,脊椎动物81科28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共有39种,其中鸟类37种、爬行类1种、两栖类1种。

(二)生态环境概况

1.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2年良庆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1%,同比上升1.4%;PM10年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PM2.5年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3%;环境空气质量同比变好。

2.水环境质量状况

2022年,良庆区八尺江莲山断面、大王滩水库、那蒙江兰东断面、良庆区-邕宁区(八尺江交界处)水质均为III类。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III类水体标准,水质优良比例为100%。

(三)畜牧养殖污染防治现状

1.畜牧养殖现状

(1)良庆区畜禽养殖统计数据。良庆区2022年畜禽养殖畜种主要有生猪、牛、羊、鸡等。总养殖量折算为猪当量见表2-4-1。

表2-4-1   良庆区畜禽总养殖量及猪当量

畜禽名称

2022年总存栏量(头/只/羽)

2022年出栏量(头/只/羽)

猪当量

生猪

58000

105900

58000

肉牛

10924

5000

36413

奶牛

276

0

1840

4600

4800

1840

3373700

10339200

134948

家禽

4273900

13499700

170956

合计

3335211

/

403997

(2)规模养殖场总体情况。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标准是指能达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管理办法》(桂政办发〔2020〕46号)中确定的养殖规模标准:

①生猪养殖场:年出栏500头以上或存栏300头以上;

②肉禽养殖场:年出栏10000只以上或存栏5000只以上;

③蛋禽养殖场:存栏2000只以上;

④奶牛养殖场:存栏100头以上;

⑤肉牛养殖场:年出栏50头以上或存栏100头以上;

⑥肉羊养殖场:年出栏100只以上或存栏100只以上;

⑦其他畜禽养殖场按粪便排放当量折算后参照上述标准执行。[详见2022年良庆区畜禽【规模养殖场】总体情况表(2-4-2)]

(3)规模以下养殖户总体情况。依据《畜禽养殖养殖防治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环办土壤函〔2021〕465号),未达到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且养殖量生猪存栏量≥50头、牛/羊存栏量≥10头(只)、鸡/鸭/鹅/鸽/鹌鹑存栏量≥500羽(只)的单位或个体养殖户。[详见2022年良庆区畜禽【畜禽养殖户】总体情况表(2-4-3)]




表2-4-2   2022年良庆区畜禽【规模养殖场】总体情况表     单位:头/万羽/万只

序号

镇(街道)

生猪

肉牛

奶牛

羊(只)

家禽

存栏数

年出栏数

存栏数

年出栏数

存栏数

年出栏数

存栏数

年出栏数

存栏数

年出栏数

存栏数

年出栏数

1

良庆镇

/

/

/

/

/

/

/

/

/

/

/

/

2

那马镇

1190

2700

/

/

276

0

/

/

2

6

/

/

3

大塘镇

8128

18666

1009

800

/

/

/

/

/

/

4

16

4

那陈镇

22881

28000

/

/

/

/

/

/

53.6

158.63

/

/

5

南晓镇

/

/

/

/

/

/

/

/

33.1

100.48

/

/

6

玉洞街道

2400

3500

/

/

/

/

/

/

14

14.25

/

/

合计

34599

52866

1009

800

276

0

/

/

101.7

278.61

4

16

表2-4-3   2022年良庆区畜禽【畜禽养殖户】总体情况表     单位:头/万羽/万只

序号

镇(街道)

生猪

肉牛

羊(只)

家禽

存栏数

年出栏数

存栏数

年出栏数

存栏数

年出栏数

存栏数

年出栏数

存栏数

年出栏数

1

良庆镇

800

3200

500

300

/

/

13

30

4.18

7.92

2

那马镇

2423

5735

250

126

/

/

12.3

21.8

/

/

3

大塘镇

5235

10470

1901

1408

2000

2300

76.8

230.4

122.56

403.44

4

那陈镇

30000

3281

20000

1250

1800

1400

21.3

21.3

41.1

96.81

5

南晓镇

4500

8800

3000

650

800

1100

30

100

10.01

32

6

玉洞街道

/

/

/

/

/

/

/

/

/

/

合计

15958

31486

7651

3734

4600

4800

153.4

403.5

177.85

530.17


(4)规模养殖场养殖现状。2022年投产已达规模化标准的养殖场有22家。22家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配套情况见表2-4-4。

表2-4-4   2022年良庆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情况表

序号

规模养殖场

镇(街道)

畜种

粪污处理设施情况

1

广西同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那马镇

生猪

都按要求配套沼气池、贮液池或氧化塘。

2

南宁志创农牧有限责任公司

那马镇

生猪

3

广西禾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塘生猪养殖场

大塘镇

生猪

4

广西正大畜禽有限公司良庆种猪场

玉洞街道

生猪

5

南宁市尚峰牧业有限公司

那马镇

生猪

6

那马镇黄保祥猪场

那马镇

生猪

7

廖进学养猪场

大塘镇

生猪

8

广东湛江正大禽业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

玉洞街道

生猪

9

南宁市雄牛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那马镇

奶牛

10

南宁市新鸿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那马镇

生猪

11

黄居璇猪场

那马镇

生猪

12

南宁市兴大饲料新技术有限公司那农养殖场

大塘镇

生猪

13

南宁市大鹏养殖专业合作社

那陈镇

生猪

14

广西京兆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那马镇

生猪

15

广西南宁珏顺商贸有限公司

那陈镇

生猪

16

黄新敏养鸡场

大塘镇

肉鸡

17

陈耀喜养鸡场

大塘镇

肉鸡

18

廖进捍养猪场

大塘镇

生猪

19

南宁新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大塘镇

生猪

20

南宁农利来种禽科技有限公司

那陈镇

种鸡

21

广西陆空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那陈镇七齐村扶贫养殖场

那陈镇

生猪

22

南宁温氏公司和平高效生态养殖小区

那陈镇

肉鸡

2. 污染防治现状

(1)清粪方式。目前,良庆区畜禽养殖干清粪和水冲粪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60%和30%,其他清粪方式为水泡粪、漏缝刮车等占比10%。良庆区规模养殖场主要采取干清粪方式,收集后通过送至堆肥车间定期堆肥后外售给农户或自行消纳;粪水及冲洗废水等经过配套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用于配套消纳地施肥。规模养殖场无组织排放废气通过采取封闭措施,在养殖区喷洒生物除臭剂,同时加强周边绿化,及时清粪、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等综合措施除臭。畜禽养殖户采用人工干清粪和水冲粪方式清理粪污,粪污主要由污水贮存池和储粪池收集处理,污水贮存池和储粪池储存废物定期还田利用。由于畜禽养殖户对环保投入意愿不强,环保意识较差,其产生的无组织排放废气未设置除臭措施,夏季臭气对周边居民带来一定影响。

(2)病死猪处置情况。病死猪尸体是重要的传染病传染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以及猪场本身的正常生产有严重危害,不得随意抛弃。目前良庆区无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中心,养殖场(户)采用无害化降解机、降解池或化尸井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置。

(3)废气处理现状。养殖场的臭气主要是由粪便中残存的蛋白质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粪臭素等,添加有利于改善消化道健康和消化吸收功能的饲料添加剂(如益生菌等),可以减少粪便的排泄量及其残存的粗蛋白质的含量,从而减少臭气。益生菌是指有利于改善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的微生物添加剂,主要包括乳酸菌类、酵母类、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等。饲料中添加益生菌能改善动物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提高饲料中养分的消化吸收。目前,良庆区畜禽养殖过程中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从源头上减少养殖臭气的产生。

(4)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当前,良庆区畜禽粪污主要利用渠道:一是就地就近用作粪肥;二是通过沼气处理进行能源化利用和肥料化利用。

①畜禽粪便的肥料化利用。良庆区畜禽粪便目前利用方式主要以简单堆积发酵直接还田模式为主。生猪和家禽养殖场粪便基本采用该方式利用,主要由养殖场直接将畜禽粪便收集堆放到储粪房进行简单堆积发酵后还田。该模式经过简单堆积发酵处理后产生的有机肥,通过种养一体化养殖场用于种植果、蔬、桉树林等的就地消纳,以及与周边种植户结成粪污资源化利用关系的就近消纳。辖区所产的有机粪肥基本施用于桉树、蔬菜、果树。

②养殖场污水的肥料化利用。养殖场的污水主要通过沼气池处理,产生的沼液和沼渣作为肥料利用,该方式主要应用于配有沼气池及消纳土地的生猪养殖场,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利用:

种养一体化养殖场就地消纳:该模式主要为配套有消纳土地的养殖场使用。污水经过沼气池处理后,通过贮液池或氧化塘存贮,产生的沼液、沼渣通过灌溉管道直接施用于灌溉果园、农田、林地等。良庆区养殖场(户)基本配有沼气池,部分养殖场(户)自身配套有的消纳土地,实现种养结合自我利用,该模式污水利用率约占35%。

与周边种植户结成资源化利用关系的就近消纳:部分养殖场因自身条件限制,本身没有消纳土地或消纳土地不足,则通过与养殖场周边有种植基地的农户签订灌溉协议或免费供给农户使用,通过沼液运输车灌溉农田、果园、林地等。该模式利用量约占污水总利用量的55%。

③能源化利用渠道。养殖场粪污集中排入沼气池,生产沼气用于照明或用作燃料,沼渣沼液则主要用于还田。辖区沼气覆盖率90%,大部分养殖场基本已配套建有沼气池等能源利用设施。

(5)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情况。

按照《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关于重新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的通告》(良政规〔2020〕3号)明确的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定范围。

①禁养区范围:1)良庆区行政区域内依法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风景名胜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依法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的陆域范围。

大王滩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良庆区范围)、凤亭河水库规划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良庆区范围)、良庆镇新兰村八尺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那马镇那扭龙母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那马镇那计坡人饮工程饮用水源保护区。(如新增或调整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按其划定范围执行)

自然保护区:包括依法划定的国家级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风景名胜区:包括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国务院及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名单为准,范围按照其规划确定的范围执行。其中,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禁止建设养殖场、养殖小区;其他区域禁止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养殖场、养殖小区。

我辖区暂无风景名胜区。(如有新划定,按其划定范围执行)

2)《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南宁市中心城区域良庆区部分。(城市总体规划有调整的,按新批复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执行)

3)城镇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周边500米范围以内;村庄居民区范围内。

4)良庆区行政区域内邕江河段及支流两岸河堤向外延伸500米范围内的区域。

5)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②限养区范围:良庆区行政区域内邕江河段除禁养区外的干流及其支流(含湖泊、水库)河道两岸向外延伸500米范围。

玉洞街道辖区属于禁养区,但根据现场调查,玉洞街道辖区内的广东湛江正大禽业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和广西正大畜禽有限公司养殖场暂未搬迁,其养殖种类分别为种鸡和种猪,其他均为散养户。

(6)污染排放情况。不同畜禽养殖类型,其排泄量有较大差异。对于畜禽粪便排泄系数,本规划参考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业技术经济手册》中有关排泄系数。不同畜禽其生长周期也有一定差异,根据畜禽的生长周期和其排泄系数,计算出畜禽每年的废弃物排放量(见表2-4-5)。

表2-4-5   畜禽粪便排泄系数表

项目

单位

公斤/天

20.0

2.6

2.0

0.12

0.13

公斤/年

7300.0

950

398.0

25.2

27.3

尿

公斤/天

10.0

未计

3.3

公斤/年

3650.0

未计

656.7

饲养周期

365

365

199

210

210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污染物质,根据《关于减免家禽业排污费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4〕43号)的附件2,各种类型畜禽粪便中的COD、BOD、NH3-N、总磷、总氮的含量见表2-4-6。

2-4-6   畜禽粪便中污染物平均含量(单位:公斤/吨)

项目

COD

BOD5

NH3-N

总磷

总氮

牛粪

31.0

24.53

1.7

1.18

4.37

牛尿

6.0

4.0

3.5

0.40

8.0

猪粪

52.0

57.03

3.1

3.41

5.88

猪尿

9.0

5.0

1.4

0.52

3.3

鸡粪

45.0

47.9

4.78

5.37

9.84

鸭粪

46.3

30.0

0.8

6.20

11.0

羊粪

4.63

4.1

0.8

2.6

7.5

表2-4-7   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产生量参数表

畜种

日粪便收集量

日污水产生量

饲养周期

2KG

10L

199天,母猪365天

奶牛

20KG

48L

365天

肉牛

10KG

24L

365天

蛋鸡

0.1KG

0.25L

365天

肉鸡

0.1KG

0.25L

210天

2.6KG

/

365天

鸭(鹅)

0.13KG

/

/

根据以上当量和排污系数计算,分别计算出2022年良庆区畜禽养殖业中主要畜种粪便粪尿及污染物产生情况,详见表2-4-8~12。

表2-4-8   良庆区(生猪)养殖污染物产生情况表   单位:t/a

(街道)

大塘镇

良庆镇

那陈镇

玉洞街道

那马镇

南晓镇

合计

存栏量(头)

13900

800

26600

2400

9800

4500

58000

11064.40

636.80

21173.60

1910.40

7800.80

3582.00

46168.00

尿

30122.83

1733.69

57645.13

5201.06

21237.68

9752.00

125692.38

污水

278.00

16.00

532.00

48.00

196.00

90.00

1160.00

(街道)

大塘镇

良庆镇

那陈镇

玉洞街道

那马镇

南晓镇

合计

CODcr

846.45

48.72

1619.83

146.15

596.78

274.03

3531.97

BOD5

1719.29

98.95

3290.16

296.86

1212.16

556.61

7174.04

氨氮

2.05

0.12

3.92

0.35

1.44

0.66

8.54

总磷

3.78

0.22

7.23

0.65

2.67

1.22

15.77

总氮

10.12

0.58

19.36

1.75

7.13

3.28

42.21

表2-4-9   良庆区(牛)养殖污染物产生情况表   单位:t/a

(街道)

大塘镇

良庆镇

那陈镇

玉洞街道

那马镇

南晓镇

合计

养殖

数量(头)

3100

500

2100

100

2000

3400

11200

22630.00

3650.00

15330.00

730.00

14600.00

24820.00

81760.00

尿

11315.00

1825.00

7665.00

365.00

7300.00

12410.00

40880.00

污水

74.40

12.00

50.40

2.40

48.00

81.60

268.80

CODcr

769.42

124.10

521.22

24.82

496.40

843.88

2779.84

BOD5

277.85

44.82

188.22

8.96

179.26

304.74

1003.86

氨氮

2.82

0.45

1.91

0.09

1.82

3.09

10.19

总磷

1.02

0.16

0.69

0.03

0.66

1.12

3.68

总氮

1.24

0.20

0.84

0.04

0.80

1.36

4.47

表2-4-10   良庆区(羊)养殖污染物产生情况表   单位:t/a

镇(街道)

大塘镇

良庆镇

那陈镇

玉洞街道

那马镇

南晓镇

合计

养殖数量(头)

2000

/

1800

/

/

800

4600

1900

/

1710

/

1350.9

5840

9450

尿

/

/

/

/

/

/

/

污水

/

/

/

/

/

/

/

CODcr

8.80

/

7.92

/

6.25

27.04

43.75

BOD5

7.79

/

7.01

/

5.54

23.94

38.75

氨氮

1.52

/

1.37

/

1.08

4.67

7.56

总磷

4.94

/

4.45

/

3.51

15.18

24.57

总氮

14.25

/

12.83

/

10.13

43.80

70.88

表2-4-11   良庆区(鸡/鸭/鹅)养殖污染物产生情况表   单位:t/a

镇(街道)

大塘镇

良庆镇

那陈镇

玉洞街道

那马镇

南晓镇

合计

养殖数量(羽)

937500

133900

762500

15000

141100

234000

3373700

家禽

169000

181800

943300

87000

81000

216900

4273900

合计

1106500

315700

1705800

102000

222100

450900

7647600

粪尿

27883.8

7955.64

42986.16

2570.4

5596.92

11362.68

27883.8

污水

276.63

78.93

426.45

25.50

55.53

112.73

276.63

CODcr

1254.77

358.00

1934.38

115.67

251.86

511.32

1254.77

BOD5

1335.63

381.08

2059.04

123.12

268.09

544.27

1335.63

氨氮

133.28

38.03

205.47

12.29

26.75

54.31

133.28

总磷

149.74

42.72

230.84

13.80

30.06

61.02

149.74

总氮

274.38

78.28

422.98

25.29

55.07

111.81

274.38

表2-4-12   良庆区畜禽养殖场户污染物产生情况汇总表   单位:t/a

(街道)

大塘镇

良庆镇

那陈镇

玉洞街道

那马镇

南晓镇

合计

粪尿

104916.03

15801.13

146509.89

10776.86

56535.40

67766.68

402305.98

污水

629.03

106.93

1008.85

75.90

299.53

284.33

2404.55

CODcr

2879.44

530.82

4083.35

286.64

1345.04

1656.27

10781.56

BOD5

3340.57

524.84

5544.43

428.94

1659.52

1429.57

12927.88

氨氮

139.67

38.60

212.67

12.73

30.02

62.74

496.43

总磷

159.48

43.10

243.21

14.49

33.38

78.54

572.20

总氮

299.98

79.07

456.01

27.08

63.00

160.24

1085.37

(7)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现状。根据各镇(街道)的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良庆区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现状如下:

①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现状。按照《广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2017—2020年)》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提前1年达到100%。各镇(街道)分别调研了2家大型规模养殖场和2家小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均已全部建设完成,都配套有符合要求的沼气池、贮液池,畜禽粪污均能得到有效的资源化利用。

②规模以下养殖户粪污处理现状。根据良庆区各镇(街道)统计资料,规模以下养殖户粪污处理设施主要以沼气池为主,部分建有污水贮存池、临时堆粪场。

③有机肥厂。良庆区无建成的有机肥厂。

④配套肥料生产线。根据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良庆区无配套生物肥生产线的养殖场,但有3家配套有机肥生产线的养殖场,分别为南宁新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西盛猪场、那梨猪场、南宁良翔农牧有限公司。

3. 种养结合现状

种植业发展情况。2022年良庆区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15.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9.46万亩,以水稻、玉米、大豆等为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8.93万亩,以甘蔗、花生、西(甜)瓜、木薯、蔬菜等为主;林地种植面积126.91万亩。

各镇(街道)种植面积及主要作物、林地分布情况见表2-4-13。

表2-4-13   各镇(街道)主要作物分布情况表

镇(街道)

粮食作物面积(万亩)

经济作物面积(万亩)

林地面积(万亩)

良庆镇

1.23

0.71

1.91

那马镇

3.28

5.38

17.87

大塘镇

9.20

14.57

42.35

那陈镇

5.20

15.55

33.06

南晓镇

7.79

3.01

29.59

玉洞街道

0.37

0.085

2.13

合计

27.07

39.305

126.91

4. 畜禽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良庆区畜禽养殖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主要以规模以下养殖户和散养户为主,散养方式所固有的生产粗放、防疫条件差、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气、废水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1)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不到位。规模化养殖场基本已按要求对粪污进行规范处理,规模以下养殖场及散养户存在尿液直接排放、粪便场外丢弃现象较为普遍。一是排泄物处理设施不完善,部分养殖户虽有污水处理设施,但其容积小、处理能力弱,与污水产生量不配套。二是污染防治措施落后,处理方式过于简单,个别排洪沟和排污沟混用,雨污未分流造成雨水和废水共排。

(2)粪污治理设施有待完善。规模化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配套率达100%,但大部分畜禽规模以下养殖户及散养户存在配套治理设施不足、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不高、配套消纳设施不全、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率较低等情况。

(3)禁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暂未搬迁。玉洞街道作为禁养区,但仍有规模养殖场暂未搬迁。

(4)自行监测和管理水平有待加强。部分畜禽规模养殖户对污水等排污数值自行监测不到位,排污口尚未设置统一规定的排污口标志。部分养殖场环保设施运维台账填报不齐全、管理不到位,且环保人员流动性较大,影响环保管理水平。

三、规划目标

(一)规划指标

依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环办土壤函〔2021〕465号)文件,畜禽养殖规划指标主要包括4项约束性指标,包括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建设率、达标排放的畜禽规模养殖场自行监测覆盖率。良庆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指标见表3-1-1所示。

表3-1-1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指标

序号

养殖规模

指标名称

指标现状(%)

目标值

2027年(%)

指标属性

1

规模养殖场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80

90

约束性

2

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

100

100

约束性

3

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建设率

80

98

约束性

4

达标排放的畜禽规模养殖场自行监测覆盖率

95

98

约束性

5

规模以下养殖户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70

90

预期性

6

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

70

90

预期性

7

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建设率

70

90

预期性

(二)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分析

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分析包括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水环境和水资源承载力测算等内容。

(1)通过计算规划区域内畜禽粪肥养分需求量和土地可承载养殖量(以猪当量计),测算区域粪污土地承载力。

(2)水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地区应按照《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办法(试行)》的要求,根据各类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比例、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等因素,进一步测算畜禽养殖水环境承载力。

(3)在畜禽粪污土地、水环境承载力测算基础上,根据农业生产取水、用水指标,畜牧业行业用水定额等因素,综合确定本区域畜禽粪污环境承载力(以猪当量计)。

1. 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分析

(1)计算依据。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指在土地生态系统可持续运行的条件下,一定区域内耕地、林地和草地等所能承载的最大畜禽存栏量。根据《畜禽粪污土地承载能力测算技术指南》(农办牧〔2018〕1号),畜禽粪污土地承载能力及规模养殖场配套土地测算以粪肥氮养分供给和植物氮养分需求为基础进行核算,对于设施蔬菜等作物为主或者土壤本底值磷含量较高的特殊区域或农用地,可选择以磷为基础进行测算。畜禽粪肥养分需求量根据土地肥力、作物类型和产量、粪肥施用比例等确定。畜禽粪肥养分供给量根据畜禽养殖量、粪污产生量、粪污收集处理方式等确定。

(2)测算方法。区域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等于区域植物粪肥养分需求量除以单位猪当量粪肥养分供给量(以存栏猪当量计)。

(3)猪当量。对具有不同畜禽种类的养殖场和养殖户,其规模可换算成生猪当量,根据《畜禽粪污土地承载能力测算技术指南》(农办牧〔2018〕1号)文件,1头猪为1头猪当量。1个猪当量的氮排泄量为11kg,磷排泄量为1.65kg。按存栏量折算:100头猪相当于15头奶牛、30头肉牛、250只羊、2500只家禽。生猪、奶牛、肉牛固体粪便中氮素占氮排泄总量的50%,磷素占80%;羊、家禽固体粪便中氮(磷)素占100%。经计算现状,良庆区畜禽养殖场(户)存栏猪当量共计403997头,详见下表。

表3-2-1   良庆区各镇(街道)畜禽养殖猪当量换算量汇总表

序号

镇(街道)

2022年总存栏量

现状猪当量(头)

生猪(头)

肉牛(头)

奶牛

山羊(头)

家禽(只)

1

良庆镇

800

500

0

0

181800

133900

15095

2

那马镇

9800

10924

276

0

216900

141100

31707

3

大塘镇

13900

3100

0

2000

1365600

937500

117157

4

那陈镇

26600

2100

0

1800

943300

762500

102552

5

南晓镇

4500

3400

0

800

1420100

1255500

123177

6

玉洞街道

2400

100

0

0

146200

143200

14309

合计

58000

11200

0

4600

4273900

3373700

403997

结合禁养区内的养殖户搬迁或关闭要求以及根据《南宁市良庆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广西正邦广联农牧有限公司良庆区南晓镇生态养殖项目预计年出栏80万头生猪;南宁农工商集团生态农业养殖项目(陵桂项目)在南晓镇饲养2.88万头能繁母猪、年出栏断奶仔猪超过60万头;南宁温氏公司养殖小区项目在那陈镇计划上市250万只肉鸡,在大塘镇计划上市250万只肉鸡。本规划的养殖目标情况如下。

表3-2-2   良庆区各镇(街道)规划期内畜禽养殖猪当量换算量汇总表

序号

镇(街道)

规划猪当量(头)

1

良庆镇

10095

2

那马镇

30707

3

大塘镇

217157

4

那陈镇

202552

5

南晓镇

1071977

6

玉洞街道

5109

合计

1537597

(4)区域植物养分需求量测算。按养分平衡原则,参考《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农办牧〔2018〕1号),通过区域内各种植物(包括作物、人工牧草、人工林地等)种植面积和产量核算氮(磷)总养分需求量,根据粪肥当季利用效率和化肥替代比例,核算畜禽粪肥氮(磷)养分最大需求量[在现状养分利用效率和设定的最大化肥替代比例前提下,现有种植条件所需的最大粪肥氮(磷)养分量]。大田作物与果菜茶种植类型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分别设定化肥替代率。

根据区域内各类植物(包括作物、人工牧草、人工林地等)的氮(磷)养分需求量测算,计算公式如下:

区域植物养分需求量=∑(每种植物总产量(总面积)×单位产量(单位面积)养分需求量)

主要作物吸收氮(磷)的量见下表(农办牧〔2018〕1号附表1)。

表3-2-3   不同植物形成100kg产量需要吸收氮磷量推荐值

作物种类

氮/N (kg)

磷/P (kg)

大田作物

小麦

3.0

1.0

水稻

2.2

0.8

玉米

2.3

0.3

谷子

3.8

0.44

大豆

7.2

0.748

棉花

11.7

3.04

马铃薯

0.5

0.088

蔬菜

蔬菜

0.43

0.08

果树

0.21

0.033

葡萄

0.74

0.512

香蕉

0.73

0.216

苹果

0.3

0.08

0.47

0.23

柑橘

0.6

0.11

作物种类

氮/N (kg)

磷/P (kg)

作物种类

经济作物

油料

7.19

0.887

甘蔗

0.18

0.016

甜菜

0.48

0.062

烟叶

3.85

0.532

茶叶

6.40

0.88

木薯

0.50

0.10

人工林地

桉树

3.3kg/m3

3.3kg/m3

杨树

2.5kg/m3

2.5kg/m3

依据良庆区各镇(街道)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林地种植面积和产量数据,按照区域植物养分需求量测算公式,结合表3-2-3不同植物形成100kg产量需要吸收氮磷量推荐值,测算出良庆区各镇(街道)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林地的养分需求量(以氮计),测算结果见表3-2-4良庆区各镇(街道)植物种植面积(产量)及养分需求量(以氮计)。

表3-2-4   良庆区各镇(街道)植物种植面积 (产量) 及养分需求量(以氮计)

序 号

镇(街道)

农作物

经济作物

林地

区域植物养分需求量(以氮计(吨))

玉米

稻谷

马铃薯/薯类

甘蔗

花生

木薯

果类

桑类

蔬菜

面积

(亩)

产量

(T)

面积

(亩)

产量

(T)

面积

(亩)

产量

(T)

面积

(亩)

产量

(T)

面积

(亩)

产量

(T)

面积

(亩)

产量

(T)

面积

(亩)

产量

(T)

面积

(亩)

产量

(T)

面积

(亩)

产量

(T)

面积

(亩)

产量

(m3)

1

良庆镇

4700

1604

6600

2549

1000

486

1100

5958

800

176

1700

3174

2000

4137

0

0

1500

2801

19070.40

64488

384.34

2

那马镇

11900

4062

18900

7300

2000

973

29350

158963

5600

1233

4800

8962

1400

2896

0

0

12650

23618

178740.90

713202

3151.02

3

大塘镇

9500

3243

81000

31286

1500

730

85700

464161

12300

2709

1300

2427

3500

7240

0

0

46400

86631

423497.10

1753584

8011.73

4

那陈镇

6500

2219

43000

16608

2500

1216

95500

517239

16200

3568

9600

17924

5640

11667

300

100

28260

52763

330617.40

1455111

6804.85

5

南晓镇

10400

3550

66000

25492

1500

730

20100

108864

450

99

650

1214

960

1986

0

0

7940

14824

295910.10

1122874

4636.41

6

玉洞街道

2300

785

1400

541

0

0

250

1354

55

12

65

121

60

124

0

0

420

784

21302.85

75425

286.89

合计

45300

15463

216900

83776

8500

4135

232000

1256539

35405

7798

18115

33822

13560

28050

300

100

97170

181421

1269138.75

5184684

23275.25

备注:1. 无数据的参考其他镇同类作物估算,花生参考油料计算、桑叶参考茶叶类估算、果类参考柑橘计算,林地全部参考桉树计算。

2. 数据来源:良庆区各镇(街道)汇报数据。


(5)区域植物粪肥养分需求量。根据不同土壤肥力下,区域内植物氮(磷)总养分需求量中需要施肥的比例、粪肥占施肥比例和粪肥当季利用效率测算,计算方法:氮磷施肥供给养分占比根据土壤氮(磷)养分状况确定,土壤不同氮(磷)养分水平下的施肥占比推荐值参考(农办牧〔2018〕1号附表2)。

表3-2-5   土壤不同氮(磷)养分水平下施肥供给养分占比推荐值

土壤氮磷养分分级

施肥供给占比

35%

45%

55%

土壤全氮含量(g/kg)

旱地(大田作物)

>1.0

0.8~1.0

<0.8

水田

>1.2

1.0~1.2

<1.0

菜地

>1.2

1.0~1.2

<1.0

果园

>1.0

0.8~1.0

<0.8

土壤有效磷含量(mg/kg)

>40

20~40

<20

粪肥中氮素当季利用率取值范围推荐值为25%~30%,磷素当季利用率取值范围推荐值为30%~35%,有实测值的根据当地实测值确定。

结合良庆区实际情况,粪肥占施肥比例取0.65,粪肥中氮素当季利用率取值范围推荐值为25%。

表3-2-6   各镇(街道)植物种植面积(产量)及植物粪肥养分需求量(以氮计)

序 号

镇(街道)

区域植物养分需求量

[以氮计(吨)]

区域植物粪肥养分需求量

[以氮计(吨)]

1

良庆镇

384.34

449.68

2

那马镇

3151.02

3686.69

3

大塘镇

8011.73

9373.72

4

那陈镇

6804.85

7961.67

5

南晓镇

4636.41

5424.60

6

玉洞街道

286.89

335.66

合计

23275.25

54464.07

(6)单位猪当量粪肥养分供给量。根据《畜禽粪污土地承载能力测算技术指南》(农办牧〔2018〕1号)文件,综合考虑畜禽粪污养分在收集、处理和贮存过程中的损失,单位猪当量氮养分供给量为7kg,磷养分供给量为1.2kg。

(7)区域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区域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等于区域植物总的粪肥养分需求量除以单位猪当量粪肥养分供给量,计算得到区域理论最大养殖量(以猪当量计),计算公式如下:

按上述公式计算,良庆区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见表3-2-7。

表3-2-7   良庆区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

序号

镇(街道)

区域植物粪肥养分

需求量[以氮计(吨)]

土地可承载猪当量(头)

土地可承载猪当量的阈值(80%)

现状猪当量(头)

规划猪当量

(头)

1

良庆镇

449.68

62892

50314

15095

10095

2

那马镇

3686.69

515621

412497

31707

30707

3

大塘镇

9373.72

1311010

1048808

117157

217157

4

那陈镇

7961.67

1113520

890816

102552

202552

5

南晓镇

5424.60

758685

606948

123177

1071977

6

玉洞街道

335.66

46945

37556

14309

5109

合计

54464.07

7617352

6093882

403997

1537597

各参数取值:施肥供给养分占比取45%;粪肥当季利用率取25%;区域内粪肥替代化肥最大比例取65%;粪肥氮(磷)元素留存率一般为60%~70%,取65%。

根据表3-2-7可见,良庆区各镇(街道)农作物对畜禽粪肥需求量较大,以氮肥计,氮肥需求总量54464.07吨,全城区耕地可承载7617352头标准猪当量。2022年良庆区现有畜禽养殖存栏总量,折算为标准猪的数量为403997头猪当量,规划期内标准猪的数量为1537597头猪当量。现有畜禽猪当量占全城区土地可承载猪当量的6.63%,规划期内畜禽猪当量占全城区土地可承载猪当量的25.23%,现状和规划均未达到城区区域可承载猪当量80%的阈值(6093882)。因此,良庆区土地承载力满足现有养殖发展需求,能够全部消纳粪污量。但南晓镇的土地承载力猪当量的阈值(80%)606948头猪当量低于规划畜禽养殖猪当量1071977头猪当量,需要控制养殖规模,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管控,引进第三方运维集中收集处置粪污。

2. 畜禽养殖水环境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良庆区水系发达,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大小河(支)流20条。3座大型水库总库容12.98亿m3,分别通过大王滩灌区和凤亭河(大塘)灌区输水灌溉农田,设计灌溉面积为1.33万hm2,实际灌溉面积6.67hm2。辖区11座小型水库,总库容575.70万m3,有效灌溉面积593.33hm2。辖区169座山塘,有效库容364.40万m3,设计灌溉面积1833.33hm2,有效灌溉面积1030hm2。良庆区全年日供水量较大的水厂主要有大沙田供水公司、良庆新兰水厂、大塘天湖水厂、那陈水厂、南晓雅王水厂、南晓南焕水厂。

(1)水环境承载力指数计算。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质时间达标率和水质空间达标率两个评价指标,反映评价区域内水质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达标情况。水质达标情况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中的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

①评价方法

1)水质时间达标率(A1)

                                   (式1)

                (式2)

式中,n为区域内断面个数;Ci是指第i个断面水质时间达标率。

2)水质空间达标率(A2)

         (式3)

3)水环境承载力指数(Rc)

                                    (式4)

式中,Rc是水环境承载力;A1是水质时间达标率;A2是水质空间达标率。

表3-2-8   良庆区各镇(街道)单元水环境承载力指数计算结果

断面名称

水质时间达标率

水质空间

达标率

承载力指数(Rc)

结果

达标次数

监测次数

Ci

A1

年均值

A2

%

八尺江莲山断面

8

12

66.7%

79.18%

未达标

50%

64.59%

超载

良庆镇新兰村河流型水源地

4

6

66.7%

未达标

超载

那陈镇六眼村湖泊型水源地

5

6

83.3%

达标

超载

(2)结果计算

根据良庆区水质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详见表3-2-9。

表3-2-9   良庆区乡镇河流断面水质监测表

点位名称

监测时间

监测结果

pH

溶解氧

BOD5

氨氮

CODCr

高锰酸盐指数

总磷

总氮

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

八尺江莲山断面

2022.8

8

6.1

na

0.14

na

3.4

0.005

0.83

na

na

2022.9

8

6.4

na

0.14

na

4

0.03

0.64

na

na

2022.10

7

7.2

0.9

0.33

16

4.2

0.02

0.82

na

na

2022.11

7

7.4

na

0.5

na

3

0.03

1.56

na

na

2022.12

7

6.7

na

0.43

na

2.6

0.045

1.25

na

na

2023.1

7

6.7

0.9

0.43

16

2.6

0.045

na

na

na

2023.2

8

6.8

1.9

0.21

7

2.9

0.09

1.31

na

na

2023.3

8

6.8

1.9

0.21

7

2.9

0.09

na

na

na

2023.4

8

6.3

1.3

0.41

12

2.8

0.03

1.16

na

na

2023.5

8

6.3

1.3

0.41

12

2.8

0.03

na

na

na

2023.6

8

6.3

1.3

0.41

12

2.8

0.03

na

na

na

2023.7

8

7.1

1.8

0.21

5

1.7

0.03

2.13

na

na

良庆镇新兰村河流型水源地

2022.1

7.03

6.36

0.6

0.185

/

2.8

0.12

1.46

0.55

/

2022.6

7.7

5.87

1.5

0.106

/

5.1

0.01L

0.94

0.26

/

2022.7

7.8

7.46

2.2

0.171

/

4

0.06

0.93

0.28

/

2022.9

7.3

5.65

1.2

0.28

14

3.6

0.06

0.94

0.575

/

2022.10

7.8

6.59

1.8

0.5

/

3.6

0.12

0.9

0.12

/

2023.5

7.3

4.86

1.9

0.068

9

3.2

0.10

1.12

0.861

/

那陈镇六眼村湖泊型水源地

2022.1

7.24

7.48

0.6

0.300

/

2.8

0.05

0.94

0.467

/

2022.6

7.9

7.89

2.6

0.068

/

4.3

0.04

0.83

0.12

/

2022.7

8.3

7.91

1.6

0.389

/

5.5

0.05

1.95

1.07

/

2022.9

7.8

7.67

1.1

0.384

/

4.4

0.05

0.96

0.36

/

2022.10

7.7

7.9

2.1

0.12

14

3.3

0.04

0.66

0.23

/

2023.5

8.4

8.88

3.4

0.037

18

5.2

0.02

0.84

0.298

/

那马镇大王滩管理处水厂水源地

2022.10

7.7

5.34

1.1

0.30

16

3.6

0.02

0.79

0.205

/

2023.5

8.9

8.7

1.9

0.025

18

4.1

0.01

0.52

0.115

/

备注:“/”表示没检测,“na”表示未检出。

良庆区内的水体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八尺江莲山断面、良庆镇新兰村水源地、那陈镇六眼村水源地均有总氮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的情况。

(3)状态判定结果

良庆区水环境承载状态判定结果如表3-2-10。

表3-2-10   良庆区水环境承载力指数计算结果

序号

行政区

承载力指数

判定结果

1

良庆区

64.59%

超载

(4)良庆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

良庆区对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见表3-2-11。

表3-2-11   良庆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

序号

区域

水质时间达标率(%)

水质空间达标率(%)

承载力指数(%)

承载状态

1

良庆区

79.18%

50%

64.59%

超载

承载状态:填写“超载”“临界超载”“未超载”,当Rc<70%时,为超载状态;当70%≤Rc<90%时,为临界超载状态;当Rc≥90%时,为未超载状态。

(三)目标可实现性分析

1. 总体目标

到2027年,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机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在100%,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逐步实现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规模以下养殖户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9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覆盖率达98%。病死畜禽全面实现集中收集、统一无害化处理。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环境监管,规模养殖场年度执法检查做到全覆盖,禁养区内确需关闭搬迁的规模养殖场(户)整治率10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设有污水排放口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排污许可证执行率100%,达标排放的畜禽规模养殖场自行监测覆盖率达98%。

2023—2027年规划的具体目标:

(1)规模养殖场:

①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

②畜禽粪污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

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覆盖率达98%;

④达标排放的畜禽规模养殖场自行监测覆盖率达98%。

(2)规模以下养殖户:

①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90%;

②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

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覆盖率达90%。

2. 目标可达性分析

(1)耕地的粪污土地承载力充足。良庆区各类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8461630.75亩。仅就现有耕地种植的农作物产量进行全城区土地承载力计算表明,可以承载7617352头猪当量的畜禽养殖量,按照区域可承载猪当量养殖量的80%计算,畜禽养殖猪当量养殖量可达6093882头猪当量。

良庆区畜禽养殖种类主要有生猪、牛、羊、鸡、家禽等。各畜禽存栏量以出栏量折算,2022年良庆区畜禽养殖总量为403997头猪当量,占区域可承载猪当量阈值的6.63%。规划期内的畜禽养殖总量为1537597头猪当量,占区域可承载猪当量阈值的25.23%。因此,良庆区耕地粪污土地承载力充足,具备粪污土地消纳能力,并还具备4556285头猪当量的养殖空间,为实现畜禽养殖粪污防治目标和种养平衡提供了土地条件。

(2)畜禽养殖粪污防治与资源化利用已具规模,良庆区已制定实施《良庆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2018—2020年)》《良庆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2022年良庆区辖区内投产已达规模化标准的养殖场有22家,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十三五”期间投资600万元在规模化养殖减排项目对养殖废水及粪便进行综合治理,项目已全部完成。

根据《南宁市良庆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良庆区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加大养殖业污染治理,完善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畜禽规模养殖场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规范畜禽规模化养殖环境监管,加强养殖分区管控,开展畜禽养殖规模化、规范化和生态化建设,支持规模养殖场和第三方建设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实现规模化养殖场收集处理设施基本全覆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鼓励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采用种养结合、截污建池、收运还田等模式,推进散养密集区畜禽粪便污水综合治理和利用。

(3)具备畜禽粪污资源化技术能力。畜禽粪污无害化和资源化技术已在良庆区规模养殖场和部分规模以下养殖户中推广使用,培养了一批具有粪污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技术人员和养殖业主,为粪污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条件。

(4)具备资金筹措条件。为保障农民收入、发展绿色农业、扩大经济效益,良庆区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吸纳第三方资金,先期对粪污处理设施进行试点建设,引导养殖业主积极筹措资金,节省化肥购置费用,并在发展绿色农业的过程中,获得绿色农作物产品的增值收益,补偿投入的粪污资源化设施的前期投入,充分调动养殖业主防治污染的积极性。预计到2027年,良庆区能实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与种养规划目标。

四、污染防治主要任务

(一)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总体要求

根据主体功能定位、“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禁养区划定方案、畜产品产量目标,结合区域自然条件、人居环境整治等,将那陈镇等作为畜禽养殖污染重点治理区域。针对存在的问题,完善、优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粪污收集、贮存、处理、输送等装备。已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的规模养殖场,在现有设施装备基础上提档升级,进一步扩大处理能力,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未配套粪污处理设施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要结合实际情况按期、按要求配套粪污收集处理设施装备,新建规模养殖场应根据粪污消纳用地情况,合理确定养殖规模和场区位置,推动养殖产能向粮食主产区等粪肥消纳量大的区域调整转移,逐步引导优化种养业布局。

1. 实施严格环境准入管理

严格环境准入,禁养区内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限养区内逐步控制和削减食用畜禽饲养总量,不得新建或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玉洞街道禁养区内原有的畜禽养殖场(小区),由良庆区各相关部门依法拆除或关闭,并实施常态化监管防止禁养区内养殖场(小区)反弹。限养区内养殖场、养殖小区实现粪污全量收集资源化利用或污染物达标排放。未实现达标排放的,由各相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整治,经整治仍未达标的依法限期拆除或关闭。

新建畜禽养殖场(小区)选址应避开禁养区、限养区,并与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等规划相协调,满足动物防疫条件,并按相关规定办理选址、用地、环保等审批手续,其污染防治及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2. 引导畜禽养殖业合理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总体协调”“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原则,结合良庆区功能定位、自然条件、人居环境整治要求等,合理确定养殖总量、品种和规模化水平、养殖选址等,推动养殖产能向粪肥消纳量潜力大的区域调整转移,引导优化种养业布局。对于土地可承载力高的那马镇、大塘镇、那陈镇等可加大养殖规模。规模养殖场(小区)应尽量建在种植业发达、经济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容量充足的地区,鼓励利用低丘缓坡、荒山荒坡、灌草丛地等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同时,鼓励在规模种植基地周边建设农牧循环型畜禽养殖场(户),促进粪肥还田,加强农副产品饲料化利用。

统筹安排种养业发展空间。结合现代化养殖基地、蔬菜林果基地、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建设,积极打造种养结合示范区。根据区域环境容量和土地承载能力,统筹安排种养发展空间,实现以地定养、种养平衡。优化调整畜禽养殖场布局,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合理养殖密度,降低环境风险。

新建养殖场将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进行建设,能够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畜产品产出率。严格控制传统中小规模畜禽养殖,重点发展高端畜禽种业、现代化生态养殖场,鼓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引导畜禽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或将废弃物委托给具备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综合处置和利用,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利用水平,实现散养密集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统一管理。

3. 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可循环的养殖模式

实施绿色养殖提速工程。建立健全以地定畜的种养结合机制,加快推进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养殖,督促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升级改造,大力推广营养均衡、节水减排、臭气减控等技术和精细管理,加强源头管控,提高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依托,着力发展畜禽绿色养殖,全面推进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农牧结合等有机农业,推广以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与应用为纽带的种养循环模式。以高标准农田、蔬菜林果种植基地为重点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配套建设液态粪肥田间贮存池、输送管网、撒肥机等设施,促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大力推进绿色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

合理布局养殖粪污消纳土地。推动畜禽养殖粪污就近还田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场年设计规模须与种养循环土地规模相匹配,实现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畜禽养殖场配套消纳土地应以高标准农田、蔬菜林果种植基地优先,且面积不得小于《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要求的最小面积。消纳土地应与畜禽养殖场就近布局,无法实现就近布局的,需建设粪肥输送管道或建立稳定的输送渠道以保证粪肥稳定输送。

4. 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推广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部收集还田利用、固体粪便有机肥利用、异位发酵床、粪便垫料回用、粪污收集+沼气+资源化利用、养殖废弃物深度开发利用等经济实用技术模式,引导大规模畜禽养殖企业建立生物有机肥处理厂,持续巩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果。规模养殖场应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鼓励规模养殖场与科研院所、农业高校等社会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加强粪污资源化新技术开发及推广。

开展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污染治理管控。按照因地制宜、以养促种、种养平衡的原则,推进规模以下养殖户污染治理工作,优先采取粪污就近还田等措施,指导养殖户按需配套粪污储存池等设施,对实施畜禽粪肥还田的土地确权农户采取先实施还田行为再奖补的方式,农户先按照规定标准实施畜禽粪肥还田,再由城区政府统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涉农资金予以奖补,具体补贴标准、发放程序和发放方式在相应实施方案中规定。在散养密集区推广“截污建池、收运还田还林”等畜禽粪污治理模式。鼓励中小规模养殖场户通过与有机肥企业合作、专业沼气工程企业合作等方式处理畜禽粪污。在养殖户较为集中的区域,探索建立由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统一收集、运输、集中处置或技术运维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开展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运行模式。充分发挥镇(街道)、村(社区)的监督作用,将养殖户逐步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力争实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全覆盖。

积极开展污染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畜禽养殖与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和农田退水、鱼塘养殖尾水的综合防治和联合监管,积极探索新型污染防治和监管模式,杜绝养殖污染以农田退水或养殖尾水的方式转移。

加强环境风险防控。探索建立畜禽粪肥消纳土地的定期跟踪监测机制,对长期粪肥施用土地的营养元素(氮、磷)、土壤有机质、重金属(砷、铜、锌)、新型污染物(PPCPs等)及卫生学指标(粪大肠菌群、蛔虫卵、钩虫卵等)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掌握粪污养分和有害物质含量,防范还田风险。综合规模养殖场的养殖规模、粪污利用方式和去向、与受纳水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受纳水体水质要求等因素,开展畜禽养殖场摸排工作,建立规模畜禽养殖场环境风险管控清单,防范环境风险。

5. 有序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贯彻落实《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22年第3号)等相关要求,坚持统筹规划与属地负责相结合、政府监管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财政补助与保险联动相结合、集中处理与自行处理相结合,到2027年,全面建成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构建科学完备、运转高效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实现病死畜禽及时处理、清洁环保、合理利用的目标,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1. 消纳土地充足区域粪肥处理利用模式

土地承载力阈值测算结果表明,那马镇、大塘镇、那陈镇等整体消纳土地充足,能够满足现有的规模养殖场、规模以下养殖户和散养户的配套土地需求,养殖场(户)应优先采用粪肥还田利用模式和低成本、低排放、易操作的粪污处理工艺,以养分平衡为核心,完善粪污收集-贮存-转运-利用体系。采用粪污规范贮存堆沤后就近还田或厌氧发酵后就近还田两种模式,粪污经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利用具体要求及限量应符合《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 36195)和《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 25246),配套土地面积应达到《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要求的最小面积。见图4-2-1和4-2-2所示。


图4-2-1   畜禽粪污贮存+就近还田模式


图4-2-2   畜禽粪污沼气+就近还田模式

如养殖场(户)周边粪污消纳土地不足,应以镇为基本单元,将规模养殖场固体粪便进行委托处理,通过与有机肥厂、专业沼气工程企业、社会化粪肥服务机构、蔬菜林果种植基地、种植企业或合作社等第三方签订用肥协议,确定种养两端粪肥产用合作关系。液体粪污用于规模养殖场自有土地或与周边种植户签订消纳协议,施用于附近农地(图4-2-3)。养殖户分布集中的区域,建设粪污转运中心,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利用。鼓励各地探索建立第三方粪肥服务机构集有机肥生产、配送、施用和有机肥料电商等服务模式。

图4-2-3   畜禽固体粪肥委托处理和液体粪肥就近还田模式

2. 消纳土地不足区域粪肥处理利用模式

良庆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承载能力较高,但由于部分区域农林用地分布较少,养殖户配套土地不足,南晓镇规划期内养殖当量超出土地利用承载能力。在土地利用承载能力不足区域,要加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优化养殖场和养殖户的配套土地使用面积,同时,可与其他消纳能力充足的镇签订土地消纳协议,综合采用自用和外销的模式处理畜禽粪污。

(1)规模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周边配套农地不足时,规模养殖场优先将液体粪肥用于周边农地消纳,固体粪肥用于生产商品有机肥(图4-2-4)。无法通过配套土地消纳的养殖场和养殖户,采用固体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外销或者作为基质种植蘑菇等综合利用方式,尿液污水经过深度处理后还田利用。对配套土地不足的养殖场(户),粪污经处理后向环境排放的,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地方有关排放标准;用于农田灌溉的,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图4-2-4   畜禽固体粪肥处理+液体粪肥就近还田模式

(2)规模以下养殖户。

优先调整养殖结构,核减规模以下养殖量。在治理模式上,以镇或村为单元,对规模以下养殖户粪污数量进行摸底统计,建设粪污转运中心,实施统一收集和处理利用,固体粪便可生产有机肥外销,液体粪污堆肥后就近农用。

3. 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总流程

根据粪便排放量和农作物生长需要,将养殖产生的废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后施用于田地、林地、果园等,实现种养平衡。粪污无害化处理总流程如图4-2-5所示。

图4-2-5   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艺流程总图

规模化养殖场及规模以下养殖户,建设粪便堆积发酵场、污水贮存池,分别对粪便和污水进行处理。贮存时间根据消纳土地的种植品种实际情况及粪污发酵成熟所需时间不低于6个月。

(三)完善粪污处理和利用设施

1. 源头减量设施

(1)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从源头节水、优化清粪方式、雨污分流、饲料改良、臭气减排等方面对良庆区规模养殖场(小区)进行清洁生产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改进节水设备,改造禽畜饮水器,淘汰鸭嘴式饮水头,更新具有防漏设施饮水头,从源头控制用水量。圈舍及粪污贮存设施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建设雨污分流、污水管网收集输送系统,实现雨污分离,改变水冲粪、水泡粪等湿法清粪工艺,推行干清粪,实现干湿分离。配套设施符合防渗、防雨、防溢流要求。使用防浪费饲槽,或使用液态饲料饲喂,优化饲料配方,改进饲料加工工艺,提高饲料消化率与利用率。在治理异味上,要做好除臭除味新技术推广应用,积极推广物理吸附剂和化学、微生物除臭剂,降解氨和其他恶臭物质,改善畜舍结构和通风供暖工艺,养殖栏舍配备通风排气装置,气体收集处理后排放。

(2)规模以下养殖户。现有规模以下养殖户逐步淘汰全程水冲粪等清粪方式,以及新建养殖户水冲粪清粪方式,通过粪污输送管道以及排水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实现废水源头减量。

①实现雨污分离。各养殖户须通过改造排水系统,实行雨水、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应采用封闭管道式,不得采取明沟或暗渠布设,雨污分流,实现废水减量化。

②实行干湿分离。各养殖户杜绝水冲粪和水泡粪做法,做到干化清粪、集中堆积。根据饲养规模、生产条件和对干粪的利用方式,建造配套“防雨、防渗、防漏”的堆粪场所进行堆积发酵,发酵后的粪肥要全部还田,有效防止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

③大力推广畜禽养殖场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是将畜禽养殖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应用于畜牧生产全过程,通过不断改善管理和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对于防治畜禽养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先进的清粪工艺和饲养管理技术,可大幅度降低污染物产生量。如环保型饲料应用现代营养学原理,通过生物制剂、微生物酶制剂、饲料颗粒化、饲料膨化或热喷等技术处理,在不降低畜禽生产水平的基础上,从源头控制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并抑制、分解、转化排泄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从而降低氮、磷和各种金属物质的排泄量和有害气体排放量。同时,通过对畜牧场区的绿化、立体养殖等措施,实现畜牧养殖业无废物排放,资源再生利用的绿色畜牧产业。

2. 粪污处理措施

(1)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对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验收和运行实行“三同时”制度。采用生产有机肥方式的养殖场,有机肥加工设施建设按具备相应规模工程设计资质单位的设计方案执行,产品应达到《有机肥料》(NY 525)、《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 18877)等要求后作为商品有机肥出售。采用沼气发酵的养殖场,建设厌氧消化反应器、沼气收集和处置系统、沼液沼渣分离和贮存系统,实现资源化产品的安全处置、妥善贮存和综合利用;采用堆肥发酵工艺的养殖场,建设储存、发酵等场地(至少可暂存180天粪污),配备翻抛设备。委托第三方处理的养殖场,应与第三方签订粪污处理与利用合同。

(2)规模以下养殖户。①非规模养殖场户粪污产生总量相对较少,以种养结合为主,推进畜禽粪污多元化利用。积极引导其利用自有田地、流转土地,或对接周边种植户建立粪肥供应关系,实现粪污就地就近消纳、生态循环利用。鼓励非规模养殖场户应用发酵床或垫料养殖模式,实现畜禽粪污零排放。配套建有户用沼气或沼气工程的非规模养殖场户,要进一步打通“畜+沼+粮/果/菜”等种养循环途径,提高粪污利用效率。在非规模养殖场户密集区,积极推广“户用蓄粪池+田间调节池+大田利用”种养结合模式,建立社会化集中收集处理体系,解决粪污还田利用“最后一公里”问题。

②按照《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农办牧〔2022〕19号),根据养殖畜种、存栏量、粪污处理工艺等情况,建设与生产规模相匹配的堆粪房、沼气池、粪污储存池等配套设施,原则上固体粪污贮存时间不低于60天、液体粪污贮存时间不低于90天,配套参数参考如下。

堆粪房:一般情况下,每10头猪(出栏)粪便堆场所需容积约1m3;每1头肉牛(出栏)或每2头奶牛(存栏)粪便堆场所需容积约1m3;每2000只肉鸡(出栏)或每500只蛋鸡(存栏)粪便堆场所需容积约1m3。

沼气池体积:一般情况下,每10头猪(出栏)所需的沼气池容积约2m3,每头肉牛(出栏)或2头奶牛(存栏)所需的沼气池容积约2m3。养猪采用干清粪方式的厌氧池体积不少于 0.1m3/头,好氧池容积不少于0.01m3/头。

贮存池容积:不小于单位畜禽日粪污产生量(m3)×贮存周期(天)×设计存栏量(头)。单位畜禽粪污日产生量推荐值为:生猪0.01m3,奶牛0.055m3,肉牛0.025m3,家禽0.0002m3。

加强区域统筹,建设区域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大力推进基于第三方的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促进种养循环发展。面向规模以下养殖户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引导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畜禽养殖粪污集中处理与综合利用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畜禽粪污收集、转化、应用,形成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利用产业链和可持续的商业运营模式,提升畜禽粪污治理效果。到2027年,规模以下养殖户基本完成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配套与养殖数量相适应的粪污处理设施,避免粪污乱排、乱放的现象,实现粪污还田利用。

3. 田间配套设施建设

区域田间粪污贮存场作为后续处理工艺,处理规模化养殖场和规模以下养殖户未能发酵成熟的粪污,存储时间为1个月以上。发酵成熟的粪污,按协议消纳还田(林、果)或出售。在粪肥替代化肥施用的实践中,由于粪肥体积大,不易运输,且由于粪肥味道较重,农户不愿意直接购买粪肥。可在田间地头设置田间粪污贮存场,加强农户种植农作物的环境保护和发展绿色农业的意识,增强农户施用有机肥的主动性。针对畜禽养殖量较大的地区,建设田间配套粪污无害化设施,包括粪便堆放场和污水贮存池。

4. 粪污转运及集中处理中心

目前,良庆镇、那马镇、大塘镇、那陈镇土地承载力满足现有养殖需求,能够全部消纳粪污量。南晓镇规划期内养殖规模超出土地承载力,且现有养殖规模化水平不高,以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为主,需在南晓镇建设1个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在养殖集中区域建设粪污转运中心,将富余的粪污收集并转运至南晓镇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四)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1. 全面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责任

从事畜禽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的单位和个人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对病死畜禽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向城区农业农村部门或市场监管部门报告。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必须按照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确保清洁安全、不污染环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抛弃、出售、收购、贩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

2. 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包括集中无害化处理体系、自行无害化处理体系。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类建设、市场运作、财政补助”的原则,整体规划,统筹推进以集中处理为主和以自行处理为辅相结合的处理模式,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和长效监管机制。同时,根据辖区内养殖业分布情况、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能力和覆盖区域,科学测算收集体系辐射范围,依托养殖场(小区)、屠宰场、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垃圾中转站、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等,建设病死畜禽收集网点、暂存设施,并配备专用运输车、运输袋、冷库、冰柜等设施设备,建成“布局合理、配置到位、管理规范”的收集体系。对于边远山区不具备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条件的小型养殖场(小区)、畜禽散养户,应按照“自建自用、就近处理、清洁环保”的原则,自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根据南宁市政府统筹安排,良庆区病死畜禽主要送至横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3. 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

(1)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各单位要进一步调整、充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人员,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和管理。明确监管责任,加快落实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收集运输车辆备案制度,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确认、汇总、上报和补助经费发放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确保工作开展有序规范。

(2)推广使用监管平台。依托广西畜禽无害化监管平台、南宁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平台,提升各环节监管能力。支持、引导规模养殖场、屠宰场、收集存贮点等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对无害化处理过程进行监控、录像、存档。

(3)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督举报机制,进一步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及时发现丢弃、收购、贩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线索;进一步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病死畜禽流动信息互通、隐患互排、联合执法、综合监管的协调联动机制。城区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要建立健全病死畜禽申报送交、核实登记、定点收集、装卸运输、集中处理、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发放等各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病死畜禽全部无害化处理和财政资金安全。城区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在调查丢弃、收购、贩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案件时,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各有关部门要互相沟通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有关情况,发现重大案件线索的,公安部门要介入。对查扣的病死畜禽及其产品,在证据确凿后,查扣部门要按照要求及时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

4. 完善政策保障

(1)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建设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体系,逐步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市场化运营,减轻公共财政负担。按照“谁处理、补给谁”的原则,建立健全与辖区养殖量、无害化处理率相挂钩的财政补助机制。按照南宁市有关要求逐步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范围由规模养殖场扩大到生猪散养户,补助标准按国家、自治区、南宁市相关规定执行。病死畜禽的清理、打捞、核查、举报奖励等工作经费将纳入预算。

(2)健全无害化处理与畜禽保险联动机制。要落实保费补贴,全面推进生猪保险,探索开展其他畜禽保险,不断扩大参保畜禽品种覆盖面,提高参保率,做到应保尽保。保险机构加强与无害化处理营运单位的合作,将保险勘查与病死畜禽定点收集、转运等工作同步进行,简化理赔流程,加快形成畜禽保险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保险机构要做好病死畜禽的勘验、保险理赔工作,在接到养殖业主报告后,应及时通知所在地专业无害化处理厂收集病死畜禽,并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通报勘验、理赔情况。将无害化处理作为保险理赔的前提条件,对不能确认无害化处理的,保险机构不予赔偿。城区农业农村部门要及时向保险机构提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有关证明,通报相关情况,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五)建立健全台账管理制度

1. 落实主体责任

良庆生态环境局、城区农业农村局要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督促指导规模养殖场制定年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内容包括养殖品种、规模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和综合利用等情况。城区农业农村局要指导畜禽规模养殖场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作为养殖档案的重要内容,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及时准确记录有关信息,确保畜禽粪污去向可追溯。配套土地面积不足无法就地就近还田的规模养殖场,应委托第三方代为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并及时准确记录有关信息。

2. 强化日常管理

城区农业农村局要加强对畜禽养殖场(户)的指导,加强对畜禽粪肥的质量监测,良庆生态环境局要加强对畜禽养殖场(户)的监督,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作为技术指导、执法监管的重要依据,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加强畜禽养殖执法监管,规范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依法查处粪肥超量施用污染环境的环境违法行为。

3. 加强技术指导

城区农业农村局、良庆生态环境局要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宣传和培训,指导养殖场(户)准确理解填报要求和指标含义。要以畜禽粪污就地就近肥料化利用为重点,按照畜禽粪肥还田要求和标准,加强对畜禽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指导,鼓励采用低成本、低排放、易操作的粪污处理工艺。

4. 加强宣传服务

各镇(街道)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粪污资源化利用有关政策的宣传,增强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专业户)建立粪肥台账记录的自觉性,提高填报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大型规模养殖场、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大力推进粪肥利用台账制度,鼓励有条件的畜禽养殖场(户)填报,逐步完善粪肥利用台账。

(六)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

按照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以集中进行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全量化能源利用模式,以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和沼气利用并重的厌氧发酵技术路线为重点,加大PPP模式支持力度,健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市场机制,培育壮大第三方治理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的畜禽粪污处理利用体系。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组建一批粪污收集运输、粪污资源化处理等社会化服务组织,配备收集运输设备和暂存设施,集中收集、处理周边养殖粪污;支持重点大型养殖企业或种植合作社建设大型有机肥加工厂作为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引导相邻的规模养殖场与规模化种植基地对接,共建粪污消纳基地,支持建设田间沼液贮存池、粪污输送管网等配套设施,全面拓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路径。

(七)强化环境监管

1. 严格审批监管,规范规模养殖项目审批程序和排污许可管理

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符合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满足动物防疫条件,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畜禽养殖产业发展符合区域环境功能定位和环境保护要求。要严格审批,对选址、工艺、污染防治措施等不合规的项目不予审批或备案;对设有固定排污口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依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符合条件的企业核发排污许可证;支持畜禽粪污还田利用项目建设,已获得环评批复的规模养殖场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如需将粪污处理由达标排放变更为资源化利用,在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前经专家论证认定为非重大变动的,可以按照非重大变动纳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

2. 强化日常监管,明确部门监管职责和任务分工

各镇(街道)对辖区内的养殖污染治理负总责,不漏一户、不漏一场,建立养殖场(户)网格化监管体系,联村联场责任人员对规模养殖主体每半个月开展不少于1次的全面巡查,同时兼顾养殖散户的监管。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报良庆生态环境局、城区农业农村局。

城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加强行业监管,对巡查发现的畜禽养殖环境污染行为,及时制止并向生态环境部门通报,对不按规定处理病死动物和畜禽养殖档案不全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对发现的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行为,及时通报城区自然资源局。

良庆生态环境局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加大畜禽养殖业环保监督执法力度。要依法严格查处“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等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污染环境,以及在禁养区内擅自建设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流域内养殖废水直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对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及环境污染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部门。

城区自然资源局负责指导畜禽养殖类设施农用地选址和集约节约用地,指导各镇(街道)落实永久基本农田补划,设施农业用地信息上图入库和土地变更调查变更登记,负责各镇(街道)设施农业土地利用的技术服务和跟踪指导。

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城市建成区畜禽养殖场(户)的监督管理,加强城市建成区畜禽养殖场(户)的全面摸底排查,牵头完成城市建成区畜禽养殖场(户)关闭或搬迁工作。

城区发改、财政、公安、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对各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给予支持。

3. 防范污染风险

城区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养殖场(户)落实主体责任,提升和完善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在养殖场投入使用前,建设完成相应的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粪污厌氧消化和堆沤、有机肥加工、制取沼气、沼渣沼液分离和输送、污水处理、畜禽尸体处理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或委托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城区农业农村局联合良庆生态环境局对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情况进行随机检查,促使配套设施稳定运行,督促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加快配建。责令未达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的养殖场(户)进行整改,组织对完成整改要求的畜禽养殖户进行现场核查,检查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对超过整改时限、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仍不合格的畜禽养殖场户,依法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

五、重点工程

(一)养殖设施提升建设工程

引导规模化养殖场(户)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扩大养殖规模,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推行全面标准化生产方式。提升养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广智能化畜禽养殖设施设备应用。一是重点对生猪等畜禽规模养殖场实施清洁、高效、减排式高架网床栏舍建设或改造,配套使用自动投料、自动控温控湿、“饮漏水分流”等设施设备,不断提高养殖自动化水平。二是配套建设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粪污贮存、处理、利用设施,完善“两分离,三配套”(雨污分离、固液分离,配套建设沼气池、储粪房、氧化塘),增加资源化利用灌溉管道及沼液沼渣运输车辆,不断提高畜禽粪污收集和处理的机械化水平;建设有机粪肥加工厂,鼓励使用有机粪肥。三是配套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养殖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按规定纳入补贴范围。规划期内在规模化水平较高的那马镇和大塘镇选择2家生猪规模养殖场完成高架网床猪舍改造及设施化改造。

(二)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

1. 畜禽规模养殖场

良庆区生猪、牛及家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均已全部建设完成,畜禽粪污均能得到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无外排污染。本规划重点工程建设无需纳入。

2. 规模以下养殖户

针对规模以下养殖户,主要建设内容为堆粪场和污水贮存池,已有设施的无需重新建设,缺少相应设施的进行补充建设。良庆区规模以下养殖户粪污处理方式主要是将粪污排入沼气池处理或干清粪至集粪房,需要建设配套的堆粪场或污水贮存池。

(三)畜禽粪污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良庆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承载能力较富余,但分布不均,那马镇、大塘镇、那陈镇等承载力高,南晓镇规划期内养殖规模超出土地承载力。在土地利用承载能力不足区域,建设与周边养殖规模相匹配的粪污收集、处理中心,实行畜禽粪便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吸引社会资金进行专业化的畜禽粪污深加工处理,将粪污加工成有机肥,打通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通道,实现大区域的种养平衡目标。结合各镇(街道)畜禽污染防治现状、养殖规模、土地可承载力、目前土地承载量等实际情况,规划期内可依托大规模养殖场或第三方粪污处理企业,在南晓镇建设1个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2座粪污转运中心,将富余的粪污收集并转运至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未规划建设粪污处理中心的镇(街道),应完善配套设施,尽可能利用现有集中处理中心;不能利用现有处理设施的,应根据村(社区)规划、基础条件和养殖业发展情况,合理开展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区域集中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改变委托第三方机构处理与随意排放丢弃混杂的模式,实现集约化处理。

(四)田间配套设施建设

当前田间配套设施较多的镇(街道),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田间配套设施标准,实现应收尽收、能用尽用。对田间利用设施较少或未实施田间利用设施、不具备田间利用的基础和技术能力的,重点选取部分试点村建设田间配套设施,引导周边农户实现粪污聚集,并逐步推广普及。根据各镇(街道)养殖户分布情况,以个别村庄养殖密度较高的那马镇、大塘镇、那陈镇等为重点,每个镇选取2个试点村,每个村配置运输罐车1台、固态肥抛撒机2台、液态粪肥撒施机2台、田间沼液池1座。

(五)监管体系建设

完善畜禽养殖环境管理信息,在直联直报系统的基础上,完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户、散养户基本信息,建立完善污染物治理及排放信息。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探索养殖企业生产管理数据与行政管理平台数字化对接,动态掌握畜禽养殖场养殖规模、空间分布等基本情况,养殖废水、粪便和废渣处理情况、履行环保制度情况等,实现养殖产业动态监管,加强日常环境管理的智慧化水平。推进重点养殖场及重要配套设施安装在线监控系统。

(六)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区建设工程

以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为示范点,按照标准化、现代化的要求,推广自动清粪、自动环控、自动饲喂,达到粪污资源化、污染零排放,强化清洁生产和资源有效利用,实现零排放或达标排放。以示范点带动作用形成示范区,实现现代化养殖、标准化治理、科学化利用。在大塘镇、那陈镇各建设1处肉牛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基地;在大塘镇、那陈镇各建设3处生态养猪污染防治示范基地;在大塘镇、那陈镇、南晓镇各建设2处生态养鸡污染防治示范基地。

(七)禁养区搬迁工程

根据《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关于重新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的通告》(良政规〔2020〕3号),对禁养区内的广东湛江正大禽业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广西正大畜禽有限公司养殖场进行搬迁。畜禽养殖禁养区关闭搬迁由城区统一领导,相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责配合做好搬迁工作。清拆的养殖场(户)需做到三清,即猪清、栏舍清以及粪污清。位于耕地范围内的养殖场(户)养殖设施和构筑物要全部拆除,建筑垃圾清运后进行土地复垦,不能复垦的进行生态恢复;非耕地范围内的养殖场(户)养殖设施要全部拆除,其余构筑物可转为其他对环境没有污染影响的生产、生活用途。对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或养殖专业户关闭搬迁造成的畜禽房舍、办公及附属用房、养殖设施设备、畜禽处置损失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表 5-1   规划重点工程一览表

序号

项目类型

建设内容

实施单位

时间周期

1

养殖设施提升建设工程

选择2家生猪规模养殖场完成高架网床猪舍改造及设施化改造。

城区农业农村局、规模养殖场

2023-2027年

2

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工程

规模以下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不齐全的企业建设粪便堆场或液体粪污收集池;牛羊、禽类养殖户建设粪便堆场。

各养殖户

2023-2025年

3

畜禽粪污转运中心建设工程

在南晓镇建设1个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2座粪污转运中心。

城区农业农村局、第三方

2023-2027年

4

田间配套设施建设工程

以那陈镇、大塘镇、那马镇为重点,每个镇选取2个试点村,每个村通过配置运输罐车1台、固态肥抛撒机2台、液态粪肥撒施机2台、田间沼液贮存池1座等方式完善田间粪污配套设施。

那马镇、大塘镇、那陈镇

2023-2025年

5

监管体系建设工程

完善畜禽养殖环境管理信息;推进重点养殖场及重要配套设施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并接入地方行政监督综合管理平台。

良庆生态环境局

2023-2025年

6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建设工程

(1)大塘镇、那陈镇各建设1处肉牛养殖示范基地;

(2)在大塘镇、那陈镇各建设3处生态养猪示范基地;

(3)在大塘镇、那陈镇、南晓镇各建设2处生态养鸡示范基地。

大塘镇、那陈镇、南晓镇

2023-2027年

7

禁养区搬迁工程

对禁养区内的广东湛江正大禽业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广西正大畜禽有限公司养殖场进行搬迁。

玉洞街道

2023-2025年

六、工程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工程投资估算

本规划根据全城区规划期内新增养殖量,并结合污染防治现状、土地承载力现状规划7类重点工程,即养殖设施提升建设、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畜禽粪污转运中心建设、田间配套设施建设、监管体系建设、畜禽养殖示范区建设、禁养区搬迁,7类工程投资合计5298.8万元,资金来源以企业自筹为主,申请上级预算为辅助。具体投资情况见表6-1。

表6-1   良庆区规划重点工程建设投资估算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工程内容

投资额(万元)

资金

来源

1

养殖设施提升建设工程

选择2家生猪规模养殖场完成高架网床猪舍改造及设施化改造。

200

自筹

2

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工程

规模以下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不齐全的企业建设粪便堆场或液体粪污收集池;牛羊、禽类养殖户建设粪便堆场。

650

自筹

3

畜禽粪污转运中心建设工程

在南晓镇建设1个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2座粪污转运中心。

800

自筹+上级预算

4

田间配套设施建设工程

以那马镇、大塘镇、那陈镇为重点每个镇选取2个试点村,每个村通过配置运输罐车1台、固态肥抛撒机2台、液态粪肥撒施机2台、田间沼液贮存池1座等方式完善田间粪污配套设施。

748.8

自筹

5

监管体系建设工程

完善畜禽养殖环境管理信息;推进重点养殖场及重要配套设施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并接入地方行政监督综合管理平台。

900

自筹+上级预算

6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建设工程

(1)大塘镇、那陈镇各建设1处肉牛养殖示范基地;

(2)在大塘镇、那陈镇各建设3处生态养猪示范基地;

(3)在大塘镇、那陈镇、南晓镇各建设2处生态养鸡示范基地。

2000

自筹+上级预算

7

禁养区搬迁工程

对禁养区内的广东湛江正大禽业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广西正大畜禽有限公司养殖场进行搬迁。

/

/

合计

5298.8

(二)资金筹措

1. 建设工程费筹措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依据“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建设工程投资主要以养殖场户自筹为主,以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拨款、地方财政拨款、其他部门委托贷款、银行贷款以及政府补贴为辅。同时,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引入第三方投入资金,建设有机肥厂、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等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2. 运维资金筹措

运维资金主要来源:一是养殖场户自筹;二是由良庆区财政补贴;三是采取市场化运作由第三方出资进行运维管理。

七、效益分析

(一)环境效益

1. 改善养殖场周边环境

通过推进养殖场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减少粪污直接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效保护农村生活环境。养殖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切断有毒有害病菌的生长周期,杀灭大量有毒害病菌,提高畜禽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卫生,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2. 提升耕地肥力

畜禽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微量元素及氮、磷、钾,是制造肥料的有效原料。将畜禽粪便制造成固体粪肥,施于农田后有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供作物养分、培肥地力,确保农作物稳产高产。

3. 提升环境质量

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养殖场的基础建设,避免养殖场(户)粪便污水外排,保护河流、地表水系。污水沉淀池采取防渗措施,杜绝污水下渗,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畜禽粪便通过堆积发酵,极大地改善人居环境,符合产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项目,能够在良庆区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和区域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4. 生态效益

通过对养殖场设施改进,粪污综合利用,采用微生物异位发酵、厌氧发酵、雨污分流等治污技术,节约养殖成本。沼气可用作燃料,沼液、沼渣可用于有机蔬菜、果林种植和养鱼,每年可减少化肥施用,降低成本,节约能源。

通过强化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打通粪污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通道,更有效地利用养殖粪便作为有机肥代替化肥还田,沼液、沼渣更高效地灌溉果园、林地、农田等,有力促进COD减排和氨氮减排,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形成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社会效益

1. 提高农产品安全

通过项目的实施,对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促进区域内种植基地固体粪肥替代化肥,保证农产品增产和安全,改变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农产品安全性低的状况。

2.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力推行种养平衡,打通种养协调发展关键环节,促进循环利用。加大对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的支持力度,支持养殖场改善废弃物处理利用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畜牧业与农村生态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促进美丽乡村的发展,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畜牧业支撑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经济效益

1. 促进种植业提质增效

通过对畜禽养殖场(户)的粪污治理,促进畜禽粪污得到资源化利用。农田、果园、蔬菜、苗木施用固体粪肥,确保农作物稳产高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整体推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有利于促进良庆区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和产业竞争力增强。

2. 促进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基地、树立品牌,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鼓励企业开发多元化的畜禽产品,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畜产品结构,实现产品类型多元化,不断提高良庆区畜产品在全区、全市市场的占有份额。扶持和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与行业协会,并加强行业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维护农民利益。

八、保障措施

(一)落实责任,分工协作

城区发改、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建、财政、水利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解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任务,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形成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工作合力。各镇(街道)要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推进畜禽污染防治工作。

(二)促进管理,依法行政

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和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细化养殖场整治的验收标准,明确污染物治理设施建设和排放要求。落实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完善“一场一册”档案管理,实施养殖业主“承诺制”。鼓励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兼并小养殖场(户),支持大型养殖场投入治理资金。引导小型养殖场(户)连片、联户整合,建立养殖小区、养殖合作社,整合资金共同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鼓励有运营资质的环保公司开展畜禽养殖场委托运营管理业务,保障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有效运行。

(三)强化技术,宣传教育

加快畜禽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行农牧结合和生态养殖模式。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发展草食畜牧业,大力推进秸秆养畜牧。鼓励发展畜禽粪便、沼液收集处理配送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有机肥加工、沼液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结合城区实际,鼓励养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专业环保公司合作,通过技术研发和生产实践,创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新途径。

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介,广泛宣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推广农村畜禽养殖管理和污染防治实用技术,增强从业人员和群众的环保意识,营造政府引导、业主自律、群众监督的良好氛围。

建立良庆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家信息库,为环境管理和技术咨询提供支撑。定期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重点培训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设施管理和运行维护、实用技术等,把畜禽排泄物治理技术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四)力争资金,加大投入

支持畜牧业生态养殖场、养殖小区和畜禽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扶持有机肥加工企业,沼液、污水深度处理和沼液、有机肥使用单位和个人。加大对现有规模养殖场的生态化设施改造。积极向上级争取各项项目资金,同时,城区财政局要根据财力情况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对禁养区和限养区的生态补偿。通过涉农财政资金渠道,逐步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投入,充分运用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手段,吸引资金投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关于《南宁市良庆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 (2023—2027年)》政策解读

【音频解读】关于《南宁市良庆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3-2027年)的通知》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