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良庆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发布时间:2020-06-30 09:03 来源:良庆区经信局 
字体+ | 字体- 分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为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局编制了《南宁市良庆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信息公开如发生变化,《指南》将及时作出更新、说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在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查阅《指南》。

一、主动公开

(一)公开范围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在南宁市良庆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部门门户网站查阅《南宁市良庆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二)公开形式

主要采取网上公开和在当面受理点公开两种公开形式。具体网址:http://www.liangqing.gov.cn/;现场受理点:南宁市良庆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驻良庆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办公地址:南宁市良庆区玉洞大道11号南宁市良庆区政务服务中心1楼综合受理窗口;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咨询电话:0771-4512486。

(三)公开时限

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形成或变更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公开,最迟从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公开。

二、依申请公开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需要申请主动公开以外的政府信息,依据《条例》有关规定,可以申请获取。

(一)申请原则和要求

1、负责公开由南宁市良庆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制作、保存的政府信息,其他行政机关制作的信息,请直接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的申请,应符合《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时,应当同时提交合法有效的身份证件复印件等相关材料;在线申请的,将身份证电子版上传。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还应当同时提交相关证照。

3、为提高申请的处理效率,申请人应对所需政府信息尽量描述准确、具体,尽可能提供该信息的标题、发布时间、文号等。

4、按照信息的实际状况提供,不对信息进行加工、统计、研究、分析、汇总、重新制作等。

(二)申请方式

主要通过下列三种方式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1、互联网申请。申请人填写好电子版《申请表》后,通过互联网发送到此邮箱,电子邮箱:4508851@163.com。申请人需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及相关证明资料的复印件,重大信息或敏感信息还需验核证明材料原件。

2、信函申请。通过信函提出申请的,请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连同身份证件复印件等有关材料一并邮寄。收件人:南宁市良庆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地址:南宁市良庆区歌海路9号南宁市良庆区行政办公中心13楼1301室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受理点,邮政编码:530219。请在信封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

3、当面申请。申请人可以携带本人合法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原件核查,复印件存档)等有关材料到我局依申请受理窗口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现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书写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提出申请,由工作人员代为填写申请。

(三)申请处理

1、收到申请后,首先进行材料审查。对申请人身份信息不明确、申请内容不明确、申请材料不完整等形式要件不完备的,通知申请人补正。未按要求补正的,视为撤回申请。

2、根据收到申请的先后次序来处理申请,单件申请中同时提出几项独立请求的,本局将全部处理完毕后统一答复。鉴于针对不同请求的答复时间可能不同,建议申请人就不同请求分别申请。

3、举报、投诉、咨询、信访、意见、建议不属于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范围的事项,不予受理,并告知申请人理由。

4、申请人就同一政府信息反复提出的申请,已答复的,将不再受理。

5、多位申请人在较短时间内对同一政府信息提出申请的,在充分保障申请人知情权的情况下,一并作出答复并在南宁市良庆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门户网站依申请公开答复栏内公开。

(四)受理确认及答复期限

1.受理确认:信函申请的,以签收日期为收到申请之日;无需签收的,将在实际收到信息公开申请当日电话联系申请人予以确认,并以确认时间为收到申请之日。当面申请的,将向申请人出具回执,以提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2.答复时限: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将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负责人同意后,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时间不超过20个工作日。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的,本局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述规定的期限内。

(五)答复形式

按照申请人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通过信函、安排查阅等方式进行答复。

三、监督方式及程序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有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四、说明

属于其他行政机关制作的信息,请直接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