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庆区人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城区荣获全国第五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城区”为契机,紧紧围绕城区党委确定的“一极两翼三区”发展战略,谋篇布局,依托全城区58个代表联络站,做深做实“联络站+”文章,把发挥代表作用、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作为基础性工作,推动代表联络站的五大功能优势发挥贯穿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
在良庆区组织开展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南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讨论中,自治区人大代表、南宁市人大代表陆广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各代表联络站的重点建议,提出了“1+1+2+3”的目标任务体系,即锚定“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这一总目标,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深入实施“一极两翼三区”发展战略,打造南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新增长极,全面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改革创新先行区、扩大开放引领区、生态宜居示范区。“1+1+2+3”的目标任务体系为良庆区人大常委会打造“联络站+”特色站点,助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方向。
“联络站+助推器”,助力打造南宁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新增长极。围绕服务五象新区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南宁片区)发展建设,建立蟠龙片区代表联络站;围绕征拆回建安置工作,建立坡洋社区代表联络站。蟠龙片区代表联络站结合新区产业发展需要,安排财税、法律、数字经济等方面的人大代表,建立“网格+企业+代表”的联系制度,通过组织“营商环境大家谈”、自贸区政策宣讲会等活动,实现人大代表、企业、部门负责人“零距离”三方互动,解决了企业反映的在入驻、筹建、办证、生产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6个。坡洋社区代表联络站地处征拆工作任务较繁重的城乡结合部,本着“工作推进到哪里、群众聚焦热点在哪里、代表联络站建设就到哪里”的理念,把代表联络点“搬到”城区五象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市人大代表蔡春梅牵头对城区安置工作瓶颈的柳沙江南片区历史遗留问题进行调研形成报告,促成柳沙江南片区的产业用地问题取得市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有望得到解决。
“联络站+传感器”,助推工业强区、乡村振兴“两冀”齐飞。围绕工业强区战略,大塘镇太安村代表联络站、大沙田街道银海社区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深入南州林场和银海西片区,就南宁现代工业产业园开发用地征拆工作、职工及家属安置,银海西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调研,并为园区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城区人大常委会向有关部门反映,为园区的发展建设献策出力。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良庆区把代表联络站建立在产业基地上,依托百香果基地建立那造村代表联络站,依托澳洲坚果基地建立百乐村代表联络站,依托蔬菜基地建立共和村代表联络站,依托韭菜基地建立新兰村代表联络站,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人大代表+项目推进”的模式,今年以来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共15条,其中列入重点建议6条,通过驻站代表逐级向城区人大常委会提建议,解决了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为乡村振兴聚民智、发民声、解民忧。
“联络站+稳定器”,为“三区”建设添砖加瓦、体现人大担当。近年来,良庆区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直面改革攻坚痛点难点,利用代表集中接待日,组织代表“摆摊”倾听群众的心声。如城区人大代表参与创新“0624”政务服务新品牌,为自建“好差评”系统提供调查样本,在全市率先完成政务服务中心“好差评”系统与自治区平台对接工作。良庆区检察院组建工作展示微信群,向城区人大代表通报工作动态,推送工作信息,实现监督与被监督的无缝对接。良庆区人大常委会坚持落实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探索常委会会议前常委会班子成员与列席代表座谈,听取代表意见建议,做到闭会期间联系代表常态化,确保城区208名人大代表在任期内至少列席1次城区人大常委会。创新“站在一线、靠前履职”理念,在那马镇“嘹啰歌乡”田园综合体、阳光尚都商圈等建立代表联络站,探索专业化代表联络站建设,集合各行各业专家代表,发挥专业素养,更加精准高效地帮助选民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