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良庆 > 良庆概况 > 社会事业

创新绘蓝图 发展有“良”策——良庆区以广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9-13 15:21 来源:南宁日报 
字体+ | 字体- 分享:

2017年10月,良庆区确定为广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下称“实验区”)创建单位,为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增添了新活力、拓展了新空间。

以实验区创建为契机,近年来,良庆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城区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良庆区创建广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2018-2020)》确定的路线开展工作,围绕“以现代服务业为龙头,产城融合发展”实验主题,充分利用五象新区动能辐射,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科技惠民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龙头,推动良庆区产业和宜居城区建设融合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代新型城市和生态乡村统筹融合发展、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融合发展。

如今的良庆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现代工业优化升级、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进程稳步推进、宜居宜业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通过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今年3月,良庆区获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第二批广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成果得到认可。当前,该城区正以实验区建设为契机,找寻可持续发展“良策”,将“一极两翼三区”发展战略,强化区域科技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培养和吸引各类人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全力加快现代产业发展,不断提高经济综合实力,推动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施产城融合  打造城区经济强劲引擎

近年来,围绕“以现代服务业为龙头,产城融合发展”的实验主题,良庆区不断实践和探索,通过大力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产业,推动一二三产发展质量和层次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良庆区根据现代服务业行业领域发展特点,对适宜集聚发展的重点领域以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资源集约为方向,突出集约化、规模化和特色化发展,增强要素吸附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形成了符合区情实际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体系,打造出五象新区总部基地、中国—东盟金融城、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目前五象总部基地商务楼宇已基本建成,吸引了万余家企业入驻;中国—东盟金融城今年以来新增金融机构(企业)82家,累计244家,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目前有完工项目30个、在建25个,累计完成投资超过300亿元,已引进国内知名大数据企业如腾讯、华为、浪潮、阿里巴巴等入驻我城区发展。

——现代工业优化升级。良庆区围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拉长做强产业链条,同时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纵深发展、横向拓展,工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共培育数广宝德、中科阿尔法、御力电子等32家企业,其中新建投产企业13家。

——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成了各级示范区(园、点)创建工作,同时在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资源,配套园区服务设施,注入旅游、文化、观光功能,探索农业与文化、康养融合发展,提升了农旅融合程度,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坛板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等81个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相继涌现。

全面深化改革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金融企业加速集聚、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写字楼间人流如梭……连日来,位于五象新区的中国—东盟金融城一片繁忙。截至今年8月,中国—东盟金融城入驻各类企业超9000家,累计入驻金融机构(企业)244家,其中今年以来新增金融企业82家,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中国—东盟金融城这个金融产业集聚的高地,如今已经成为良庆区乃至南宁市金融业蓬勃发展的重点区域。这里发展的突飞猛进,正是良庆区积极推动产业和宜居城区建设融合发展的实践成果。

作为服务五象新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的主战场,近年来,良庆区充分发挥属地优势,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确保各项改革试点任务、重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扎实推进。

良庆区紧紧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构建企业“愿意来、进得来、留得住”的长效机制,在2020年南宁市优化营商环境监测评估中,良庆区营商环境评价连续4个季度在全市位列第一。在2020年南宁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红黑榜”中,良庆区营商环境指标进入“红榜”总次数位列全市第一。

今年以来,良庆区新发展理念不断构建更具活力的营商环境高地,在全区率先开通政务服务全方位预约和远程帮办服务,实现群众办事即来即办“零等候”,积极推进审批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工作,打造“秒批”事项,实现企业办事“立等可取”;推出“不见面”代办服务,实现政务服务办事“一键达”

同时,构建服务企业新格局,提高服务企业水平,今年4月,良庆区设立了企业服务联动中心,为企业提供“保姆式”精准专业的特色服务。实现了良庆区新注册企业落地即有服务人员对接,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档”全覆盖,企业诉求全收集、全处理、全反馈。

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良庆区今年以来新增企业15098

坚持生态优先  持续走绿色发展之路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圆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推动首府高质量发展。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主要空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值继续下降,2020年良庆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为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主要污染指标平均浓度值继续降低,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基本达到三类标准。大王滩水库水质均为二类,优于自治区水质考核目标(三类)要求。4个镇级污水处理设施于2018年全部投入使用,成为南宁市首个镇镇建有污水处理厂的县区;建成100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已建农村生态污水处理项目行政村占比位居全市前列,2020年出水水质抽检达标率93.3%。建成区内河水质整体好转,良庆河、楞塘冲全河段消除黑臭;截至2020年度,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3平方米,生态文明创建效果显著,先后获得市级生态村14个、自治区级生态村27个、自治区级生态镇4个,生态镇覆盖率为100%,2019年荣获自治区级生态县(区)称号,2021年获得南宁市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良庆区南晓镇南晓社区、那陈镇邕乐村、大塘镇太安村获得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称号

强化科技创新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单原子催化剂、智能机器人核心域控制器、酿酒废水高效脱色净化技术……在今年5月举办的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良庆区活动暨创新创业创城科企联动活动上,良庆区企业的一批批创新成果、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得以一一展示,炫酷的科技展示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欣赏,全方位享受科技乐趣与创新魅力,感受来自良庆科技发展的成效。

创新引领前行,科技支撑发展。

良庆区以创建广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契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着力建平台、强主体、活机制、聚人才,强化创新体系建设,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为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城区财政每年安排的科技经费在一般预算支出中的占比逐年递增,从2016年的1.28%提升到2020年的1.54%。202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39件,是2015年的2.71倍。出台支持创新型企业集聚发展和人才引育措施。截止2020年,城区共引育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3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总数达51个,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92家,瞪羚企业6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30项,累计下达科技项目100项,69人获得南宁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实现了创新载体从无到有、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创新能力从弱到强的转变。获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第二批广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创新氛围浓不浓,从企业的发展便可见一斑。

桂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环境保护的专业公司,近年来,桂润主打研发的产品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微膜,已成功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逐步实现了自主研发,这一切的成绩都离不开良庆区的鼎力支持。

“作为一家科技驱动发展的民营企业,科技研发和技术突破是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良庆区科技局多次走访、服务,还在科研立项上全力支持,提供经费补助,为企业创造效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桂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帮周告诉记者。

从最初进行技术申报到项目申报,企业都得到了城区科技局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这让孙帮周感慨到:“良庆区的诸多扶持,让我们得以安心深耕科研,才能在产品研发上取得重大的突破。”

双创氛围越来越浓,企业发展信心十足。科技创新,让良庆这片土地成为了适合企业“生长”的优质土壤。

巩固脱贫成果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是良庆区最大的民生工程。稳步建设中的实验区,成为了良庆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以此为契机,良庆区持续做强做好现代特色农业,积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着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求解决困扰贫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等指标性难题。

2020年,良庆区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7.03万亩。引进新希望生猪养殖等4个超亿元现代特色养殖项目。创建25个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完成10个贫困村农产品保鲜冷库建设;完成市级玉洞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并引进8家企业;推动3个基层农技示范基地和1个科技小院创建,现代特色农业优势越发明显。

在乡村风貌提升方面,2019年-2021年良庆区完成乡村风貌提升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391个、设施完善型村庄建设17个、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5个;2021年完成两高沿线第一批房屋风貌提升改造2436栋;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10个,目前全城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0%。乡镇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及垃圾清运均外包第三方服务,实现村收集镇转运片区处理全覆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个、农村区域集中连片供水项目1个,完成水利建设项目8个。完成4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3个村(社区)篮球场建设。完成“四建一通”建设项目57个,57个建制村全部通客运班车,通车率达100%。

增进民生福祉  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随着实验区的稳步推进,近年来,良庆区坚持共享发展,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健康良庆建设取得成效,基本建成现代教育体系,平安良庆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大力争取、实施各项惠民利民政策,不断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实现社会事业发展与民生水平共同提高的双赢局面。

2017年—2020年,良庆区共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5所(其中小学14所,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1所,幼儿园15所),新增学位38700个(小学21600个,中学10950个,幼儿园6150个)如南宁市春蕾小学、银岭小学等教育项目有序投入建设,公办幼儿园得到进一步发展,小区的配套幼儿园建设的移交工作也得到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健康良庆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实验区的高标准建设也带动了良庆区社会民生等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建设期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定增长;2018—2019两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万元,居民生活得到很大的保障;老人养老床位得到基本保障,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达100%;20152021年,良庆区共计开展棚户区改造项目37个,共安置任务21270套,现良庆区棚户区所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开工率100%,且部分项目正在进行安置房分房工作,目前约31242人已经选房,交钥匙约18040人,累计完成投资约100亿。良庆区公共交通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城区内2、3、4号线地铁列车地下呼啸而过,乡镇上交通网络密集,实现了镇镇通高速,不断改善的公共交通条件,正不断便利着市民的出行,满足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良庆交通事业的一次提升。人民生活整体迈向比较富裕阶段,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下一步,良庆区将继续围绕“以现代服务业为龙头,产城融合发展”的实验主题,认真总结和巩固创建成果,通过创新来增强发展动力,通过协调来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通过绿色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通过开放来提升内外联动,通过共享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推动城区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乘风破浪、阔步前行,不断取得新的成就。